悠悠十月尾,野静田事息。
严霜草木黄,千里树一色。
呼鹰者谁子,窘兔保深棘。
物皆爱其死,吾宁忍鲜食。
猜你喜欢
芳草年年惹恨幽。想前事悠悠。伤春伤别几时休。算从古、为风流。
春山总把,深匀翠黛,千叠在眉头。不知供得几多愁。更斜日、凭危楼。
此词题为春愁,写得蕴藉深情,值得玩味。起首两句,写看见春草萌生,引起对前事的追忆。“年年”、“悠悠”两叠词用得好,有形象、有感情。“年年”,层次颇多:过去一对恋人厮守一起,别后年年盼归,又年年不见归,今后还将年年盼望下去,失望下去。如此往复,情何以堪。“悠悠”,形容“前事”遥远,怀“想”深长,表现出女主人公执着纯真的情感。春天的芳草年年萌发,而对往事怀想之情年年不断,与日俱增,不知何时是尽头。“伤春伤别几时休”一句,把女主人公的感情直接倾诉出来。“算从古、为风流。”是说这种离别愁绪的产生,都是为了男女的风流韵事。至此,“春愁”之意始明。
过片三句:“春山总把,深匀翠黛,千叠眉头。”特写女子双眉。“春山”是眉之色,这里写春山把自己青翠的颜色深匀叠压女子眉头,造语别饶韵致。“不知供得几多愁”一句,承上文,既关合山,又关合眉。王安石《午枕》诗:“隔水山供宛转愁”;辛稼轩《水龙吟》词:“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”可以参照。这里是说山触发了自己的无限愁思,而又堆集眉头上。“更斜日、凭危楼”,与夕阳西下、江楼倚望的情景,有“多少愁”自不言之中。一日之愁就已“不知供得几多愁”,那“芳草年年惹恨”只恐是无时无休了。
结句为景语,采用了乐府《西洲曲》“鸿飞满西洲,望郎上青楼。楼高望不见,尽日栏干头”的意境。把一腔春愁浓缩为一幅斜阳危楼人独倚的剪影,一切尽不言之中。
春风落东林,绿叶翳重阴。流莺坐花坞,宛传来清音。
和光沛天地,乐意同人心。卷帘出庭户,独立苍苔深。
昨梦中宵拾夜光,晓惊新句堕书旁。
英游只合陪青琐,伟论何须列皂囊。
溪上林峦新紫翠,船头橙橘半青黄。
兹行好语须频寄,只恐空疏窘报章。
石墨画眉春色开,有人江上寄愁回。
转风湾底曾回烛,新妇滩前一咏梅。
有地行仙,作大药王,我今见之。自两仪失曜,光翻银海,百灵奋怒,诀付金鎞。
日月为珰,阴阳作冶,争礼光明藏导师。分明甚,见月中蟾兔,世上醯鸡。
古今几个英奇。戏邀取先生妙手医。是周时老辈,盲馀左史,秦庭烈士,臛后渐离。
半黍空青,几茎仙瀣,发覆开朦在此时。吾还乞,为看花露眼,并仗君治。
九畹滋兰静自芳,啁啾谁复认孤凰。
风流岁晚嫌杯酒,文字功深得鬓霜。
敛板君犹能俛仰,倚楼吾敢计行藏。
船开便作江南客,天色无情更鴈行。
深爱贾公吉善。水云游历玄便。他日处无为,得得虎龙交战。交战。交战。丹结永除千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