卑如扬子官执戟,贫似玉川居洛阳。
不敢弯弓轻妄射,争如覆被逐山郎。
猜你喜欢
霜林一望极空寒,晓鼓催人觉梦残。黄雾带晴江渺渺,劲风翻影露漙漙。
香飘引篆新添火,发密胜簪慢整冠。藏拙懒便惟少事,兴来闲借远山看。
极浦扬舲烟水深,客怀渺渺倦登临。祇余芳草伤春目,无复幽兰寄远心。
梅子欲黄朝苦雨,柳花吹白昼多阴。风前短发萧疏甚,聊托微波写楚吟。
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。
三杯容小阮(ruǎn),醉后发清狂。
船上齐桡(ráo)乐,湖心泛月归。
白鸥闲不去,争拂酒筵(yán)飞。
刬(chǎn)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。
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。
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,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。
酒过三杯,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。
船上齐唱行船之歌,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。
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,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。
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,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。
巴陵的美酒饮不尽,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。
参考资料:
1、詹福瑞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747-749.
竹林宴:用阮籍、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,此以阮咸自喻,以阮籍比李晔。
小阮:即阮咸,与阮籍相对,故称小阮。
桡乐:谓舟子行船之歌。桡:舟揖也。
刬却:削去。君山:—名洞庭山、湘山。位于洞庭湖中。湘水: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,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。
巴陵: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,治所即今湖南岳阳。
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》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。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。三首均可独立成章,其中第三首,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。
第一首:“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”,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,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,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,以阮咸自喻,以阮籍比作李晔。“三杯容小阮,醉后发清狂”,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,排遣心中的愁绪。
第二首:“”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、皓月浮光静影沉璧、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。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,自然流畅,毫无滞涩之感,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,诗意意境开阔,动静虚实,相映成趣。
第三首:“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”,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,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。“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”,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,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,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,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,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。
这首诗,前后两种奇想,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,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。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、万古愤。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、豁胸襟的手段。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,不假安排,自然拈出“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”的诗句。“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”句设喻巧妙,令人回味。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,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;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,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。
见说湘江切,长愁有去时。江湖秋涉远,雷雨夜眠迟。
旧业多归兴,空山尽老期。天寒一瓢酒,落日醉留谁。
有美云间士,才名洛下传。逢时不得意,谪宦转悠然。
殊渥优文学,清阶谢纠缠。班行亦霄汉,官侣是神仙。
楼阁星辰丽,宫墙日月连。院桃红烂日,阙桧碧参天。
贾谊为王傅,阳城淑后贤。诸生攻诵法,六馆藉陶甄。
玉序金镛列,虚廊石鼓悬。雅音凄古调,奇字索遗镌。
刘向忧经术,杨雄困草玄。罗伤廷狱宅,座叹广文毡。
鲁璧藏书日,齐门鼓瑟年。青衿时涕泪,学士尽奔迁。
鹦鹉愁金络,麒麟耻玉鞭。客心千里雁,归兴五湖船。
上国同倾盖,长宵更接筵。彩云停翠管,白雪绕朱弦。
怅别燕台下,凄凉楚水边。海鸥终浩荡,天马自腾骞。
朋旧稀相见,江湖益可怜。因风问消息,尺素几时旋。
杏子成林竹护墙,傍河云物昼苍苍。园中似是林家屋,过客时闻药草香。
兰如君子蕙如士,此评吾得这涪翁。
有余不足姑勿率,毕竟清幽气类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