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不偕行又自归,儿曹但向妾身依。还思远宦相随愿,应忆中宵对泣饥。
欲别思怀重指誓,临歧密约更防违。那知无限谈心处,话到离情语转稀。
猜你喜欢
君未能归妾忍归,幽怀好共话因依。敢云儿女来时累,莫忘夫妻去日饥。
梦里思量还意合,行间言语与心违。玉门关外寒威重,争奈春风到此稀。
慈怀寄言盼儿归,十载闺思梦寐依。养女休嗟道旁弃,随夫不怨室中饥。
西来宦辙年频徙,南望乡关日久违。为说平安凭远报,长途犹恐信音稀。
侍养姑嫜合告归,重帏携妾昔相依。舆迎万里开颜笑,旆返三秋望眼饥。
菽水承欢知有训,苹蘩主馈凛无违。耄龄行祝家王母,又看萱堂介古稀。
儿时未识赋于归,只道深闺母是依。一自催妆痴若梦,几番离别怒如饥。
画眉犹为颜容惜,分手何堪色笑违。读罢新诗含泪和,泪痕多觉墨痕稀。
天南征雁趁秋归,双燕犹看旧垒依。自解多情怜妾病,谁将秀色疗君饥。
行期畏卜心难别,离绪酣吟语皆违。夫婿浮云望边塞,春回不忍问花稀。
野塘花落杜鹃啼,啼血送春归。花开不拚花前醉,醉里又伤悲。伊,快活了
是便宜。
柳绵飞尽绿丝垂,则管送别离。年年折尽依然翠,行客几时回?伊,快活了
落红满地湿胭脂,游赏正宜时。呆才料不顾蔷薇刺,贪折海棠枝。支,抓破
绣裙儿。
海棠花下月明时,有约暗通私。不付能等得红娘至,欲审旧题诗。支,关上
角门儿。
前程万里古相传,今日果如然。烟波名利虽荣显,何日是归年?天,杜宇枉
熬煎!
琴书笔砚作生涯,谁肯恋荣华,有时相伴渔樵话,兴尽饮流霞。茶,不醉
不归家!
月挂中天夜色寒,清光皎(jiǎo)皎影团团。诗人助兴常思玩,野客添愁不忍观。
翡翠楼边悬玉镜,珍珠帘外挂冰盘。良宵何用烧银烛,晴彩辉煌(huáng)映画栏。
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,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。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,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。
月轮啊!你是翡翠楼边悬挂着的玉镜,月轮啊!你是珍珠帘外高挂着的冰盘。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点起蜡烛,辉煌的光彩映照着这画栋雕栏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寒:寒冷。团团:团圆。
悬:悬挂着。良宵:美好的夜晚。晴彩:辉煌的光彩。
这是香菱所写的第一首咏月诗。
作为学步的开头,此诗在技巧上显然是非常稚拙的。如借用宝钗的话来说,那就是:“这个不好,不是这个做法”。林黛玉则讲得更为具体和明白:“意思却有,只有措词不雅。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。”
所谓“意思却有”,大概是指此诗咏月而不离题,还能运用形象语言及比喻等技法来描绘月轮的形象。但其缺点也正在于“措词不雅”和构思被缚等方面。
诗的首联写了寒秋之夜天宇上一轮皎洁的明月,用吴刚月中伐桂这一古老的传说,来暗点眼下这桂子飘香的晚秋时节。但除了这里有一点意蕴外,其它的如以“皎皎”写月色,“团团”摹月形,均为俗套。诗的颌联显得形象单薄,支离破碎,说诗人们往往借月来助长诗兴,山野的过客不忍对她而平添愁恨,意思显豁,别无余韵。且“常思玩”三字选语太硬,太俗太露。诗的颈联,本应是另转新意,但此处仍原地踏步,仅仅堆砌一些华艳的词藻来装点门面。什么“翡翠楼边”、“珍珠帘外”之类,对偶固然精切,仍不免有肥辞瘠义之嫌。至于“玉镜”、“冰盘”之喻,也已变成诗中多余之赘疣。而诗的结联还是归结为月光的明澈,这样的收尾既得无力且又无韵致。由此可见,作为刚刚学诗的香菱,即使为一首好诗而整日苦思冥想,“越发弄成呆子一般”,但毕竟初次尝试,还是免不了要有失败的教训。作者故意把这首诗弄得如此蹩脚,使之符合人物的学识和身份,这别出心裁的安排,实在是多么不容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