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日调商鼎,当年筑汉坛。从容作霖雨,谈笑斩楼兰。
每恐风流尽,空馀琬琰刊。承家今已矣,清泪一汍澜。
猜你喜欢
行义推乡里,才华动搢绅。六经常自醉,一室故安贫。
未觉蒲轮晚,俄悲薤露新。他年儒学传,莫谓史无人。
为儒嗟不达,射策竟知名。爵命加黄壤,诗书到后生。
高年鸠杖贵,故国锦衣荣。他日兰亭会,何由见老成。
又名:楚人涉江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(jù)契(qì)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楚国有个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。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,说:“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,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。船已经航行了,但是剑没有行进,像这样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!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涉:过,渡。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其:他的,代词。自:从。坠:落。于:在,到。遽:急忙,立刻。契:用刀雕刻,刻。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吾:我的。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其:他,代词。求:找,寻找。之:剑,代词。矣:了。而:然而,表转折。若:像。此:这样。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
“刻舟求剑”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“刻舟求剑”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。
颗颗龙睛赤,深深映石门。自怜非荔子,不得荐尧阍。
斜阳平楚风烟乱,新月遥村鸡犬微。好与邻翁争席罢,其如客邸带愁归。
疏萤暗落青苔井,野火孤明白板扉。多少惊心荣辱事,秋江拟付钓鱼矶。
如舟小屋远尘喧,别是人间一洞天。红艳花光轻泄露,绿连槐影淡浮烟。
闲眠小榻疑停桨,醉倚虚窗当叩舷。爱此数椽随意构,息肩容膝乐悠然。
衰疾来无已,流年过若驰。家贫食易美,身老梦常悲。
草长增蛙怒,花空失蝶期。不堪多难日,更赋送春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