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生飘泊犹断蓬,讵肯低回附根柢。兹焉得坎谩栖止,一日从风即轻逝。
淮南十月寒未苦,耿耿虚堂属宵外。
星辰错落挂檐庑,爽气侵寻入衣袂。桐叶声翻玉露圆,竹枝影扫金波碎。
安得南邻庞老翁,挥麈堂堂坐相对。
猜你喜欢
日射纱窗风撼扉(fēi),香罗拭手春事违。
回廊四合掩寂寞,碧鹦鹉对红蔷(qiáng)薇。
阳光照射到纱窗上,春风叩响了门扉,无聊赖地搓弄着香罗帕,愁看春光匆匆如流水。
空落落的庭院回廊四合,锁满了一园寂寞,只有一只绿鹦鹉,面对着盛开的红蔷薇。
参考资料:
1、顾之京.李商隐诗歌精选:花山文艺出版社,1996:116
2、郑在瀛.李商隐诗全集汇编汇注汇校:崇文书局,2015:281-282
3、李淼.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:长春出版社,1990:463
撼:撼动。扉:门扇。香罗:对手帕的美称。罗,丝织品。春事:春光,喻青春年华。违:辜负。
回廊:曲折回绕的长廊。合:围。掩:遮蔽。碧鹦鹉:青碧色的鹦鹉。
这首抒情诗写的是空闺少妇的怨情。同类题材在唐人诗中并不少见,如王昌龄《闺怨》就是著名的一首:“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。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”末句点明离愁,是直抒其情的写法。可是此篇《日射》却不一样,它避开正面抒情,没有一个字涉及怨情,只是在那位闺中少妇无意识地搓弄手中罗帕的动作中,微微逗露那么一点儿百无聊赖的幽怨气息。整首诗致力于用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。一、二句“”描写春景。映射于纱窗上的明媚阳光、撼响门扉的风及院子里盛开的红蔷薇花,都表明季节已进入春光逝去的初夏。三、四句“”描写女主人公仍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,重门掩闭,回廊四合,除了笼架上栖息的绿毛鹦鹉,别无伴侣。人事的孤寂寥落与自然风光的生趣盎然,构成奇异而鲜明的对比。作品尽管没有直接抒述情感,但将足以引起情绪活动的种种景物和整个环境再现了出来,也就不难窥测主人公面对韶华流逝伤感索寞的心理,通篇色彩鲜丽而情味凄冷,以丽笔写哀思,有冷暖相形之妙。这种“尽在不言中”的表现手法,正体现了诗人婉曲达意的独特作风。
熙熙春景霁,草绿春光丽。的历乱相鲜,葳蕤互亏蔽。乍疑芊绵里,稍动丰茸际。影碎翻崇兰,浮香转丛蕙。含烟绚碧彩,带露如珠缀。幸因采掇日,况此临芳岁。
归计何时就一廛,寒城回首意茫然。
野林细错黄金日,溪岸宽围碧玉天。
飞兔已闻追騕褭,太阿犹恨失龙泉。
遥知更忆河滨友,从事能忘我独贤。
白莲半莟未开时,看作红莲更不疑。到得欲开浑别了,玉肤洗退淡胭脂。
小径初抽碧玉枝,澹烟零雨揔相宜。知君欲写江湖色,懒向梁王赋夹池。
乱蝉声里夕阳村,野寺荒凉竹映门。
汩汩溪流新过雨,芃芃禾稼已平原。
老僧不省论诗句,初月犹能共酒樽。
莫为奔驰起归兴,东西南北一乾坤。
两郡三乡赖保全,乃翁剑学不虚传。黄巢讵敢臣周朴,赵胜那能爵鲁连。
仁里化成儒气象,心田种得佛因缘。奇儿自是青云士,行见荣光烛九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