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清羽书息,事简使君慵。地僻俗客少,日长春睡浓。
平安三路火,昏晓两山钟。戍满归心动,先随渭水东。
猜你喜欢
高田如楼梯,平田如棋局。
白鹭(lù)忽飞来,点破秧(yāng)针绿。
山坡上一级一级的畦田像楼梯,平原上整整齐齐的畦田像棋盘。
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,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。
参考资料:
1、傅璇琮.金元明清诗词:泰山出版社,2007.4:83
高田: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,又叫梯田。平田: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。棋局:象棋盘。
鹭:一种长颈尖嘴的水鸟,常在河湖边、水田、沼泽地捕食鱼虾。点破:打破了。秧针:水稻始生的秧苗。
诗人被贬于云南永昌卫,被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所感染,突然白鹭飞来,打破诗人心田的平静,古代诗人、画家常以鹭鸶喻乡思情绪,这是诗人浓郁思乡之情的写照。
首二句写水田的形态,喻之以楼梯、棋盘,都属整饬之美,写出了高田和平田的壮观,高田系仰视所见,层层如楼梯;平田系俯视所见,纵横如棋盘。田畦井井有条,秧苗长势喜人,通过诗人视角和所处位置的变化描写了不同方位的田野的景色。
后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,忽飞来了白鹭,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,让静谧的画面带有动态,诗人化用“万绿丛中一点红”的诗意,写出“万绿苗中一点白”的奇观。末句是画龙点睛之笔,诗眼在“点破”二字。
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,此诗看似信手拈来,其实独具匠心。全诗以郊外踏青者的目光为描写的触角,先由仰视和俯视描绘了从远处到近处的秧苗所染出来的浓浓的春色,从而凸现了南方水乡水田的静态春光。紧接着,目光随突然掠来的白鹭而转移,在被“点破”的“秧针绿”的特写镜头上定格,由静而动,再配之以色彩的强烈对比,鹭之白与秧之绿使得嘎然而止的诗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。
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,勾画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,诗中有画,静中有动,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,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。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,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,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。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,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,留下洁白的身影。
一涧水南山,腊尽春生梅雪。行过小桥深处,带疏钟横月。征衫闲着指东吴,休怕与人别。吟到翠圆枝上,是归来时节。
为郡称先子,承家气益豪。少年乘五马,何夜梦三刀。
天入黄河迥,云开华岳高。古来名胜地,此日羡贤劳。
人生出处天难问,闻有灵山试扣之。三月裹粮真不易,一生如梦复何疑。
天台雁荡归时路,秋月春风别后思。我亦有疑烦致问,苍生帖息定何时。
闲来暂许叩岩扉,楼阁云深接翠微。三面青山一面水,隔林隐隐见僧归。
今年本苦旱,一雨遽浩浩。桑乾既北决,滹沱亦南倒。
畿民半漂没,千里势如扫。皇仁虽亟赈,岂免穷无告。
致灾大臣咎,幸已宽谴诮。夫何反行乐,张晏恣燕犒。
吾皇富春秋,左右赖辅导。谁司致君责,老智讵称髦。
位卑固有罪,悲叹心孔悼。
结屋田间古径西,洞天深处路还迷。三春涧草堪娱鹿,五夜篝灯解听鸡。
投辖敢云河朔饮,登坛重见浣花溪。不妨暇日频临眺,剩有青钱挂杖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