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户中衰觉命悭,逆来顺受亦安然。琴因养性非关趣,诗为娱情不在传。
斑管转工修野史,锦囊并贮看山钱。可怜无限缠绵意,岁月蹉跎又一年!
猜你喜欢
世事从来不可常,把茆犹幸得深藏。
床头酒瓮寒难熟,瓶里梅花夜更香。
薄命元知等蝉翼,畏途何处不羊肠?诗成读罢仍无用,聊满山家骨董囊。
园林春双近,老态更无懽。
添岁儿童喜,照贫灯火寒。
直心嗟道丧,多事识才难。
已种梅千树,从今烂漫看。
短景荒荒逼暮寒,北风吹入衣布单。无多儿女深情系,有几亲朋热眼看。
身贱徒然伤老大,家贫倍觉怯年残。饥来一食寻常事,惭愧陶潜欲乞难。
朔风适变寒,晓日将含煦。南国殊未还,东山岁云暮。
浮生奄忽往,芳颜安得驻。寄谢人世间,纷华尤可悟。
世事今难问,归心在水涯。官因慈母屈,意独逸妻知。
风月无今古,江山有盛衰。暮年年又暮,进退欲何之。
忆昔初辞鵷鹭行,慨然誓墓老耕桑。
蓼汀夜宿梦魂爽,梅坞暮归襟袖香。
穷巷每多闲日月,小儿时诵古文章。
吾侪穷死从来事,敢变胸中百链刚。
萧条亭障远,凄惨风尘多。
关门临白狄,城影入黄河。
秋风别苏武,寒水送荆轲。
谁言气盖世,晨起帐中歌。
庾信留仕北朝后,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。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,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,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,再结合几个典故,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,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。
“萧条亭障远,凄惨(一本作‘凄怆’)风尘多。”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,从诗中迎面扑来。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,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,屈仕敌国,远离家园。“”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,他想:黄河的那一面,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?“”苏武不在,易水犹寒,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。壮士一去不复返,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。“故园东望路漫漫”,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。“”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,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,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,面对秋风寒水,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。
在格律上,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,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,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