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涧底,五峰前。块石上,磨松烟。多无一两字,少有三百篇,明明此意落谁边。
猜你喜欢
微风吹,岩松鸣。
听愈好,吟愈清。
浑崙一句子,文彩甚分明,
笔下如何写得成。
执爨灰满头,扫地尘扑面。岩下细思量,一场不著便。
微风吹,岩松鸣。听愈好,吟愈清。浑崙一句子,文彩甚分明,笔下如何写得成。
来何处,去何之。
与二子,何所期。
虎视眈眈,阴飚凄凄。
凭绣槛(jiàn),解罗帷(wéi)。未得君书,断肠潇湘春雁飞。不知征马几时归?海棠花谢也,雨霏(fēi)霏。
倚着雕花的窗栏,掀开锦绣的帐帘,看着潇湘的群雁向北飞去,期盼的书信却仍未到来,相思的人儿愁得肠断。不知出征的人何时才能归来?海棠的花儿已在相思中凋谢了,霏霏的雨好似泪涟涟。
参考资料:
1、邱美琼胡建次.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81-82
2、刘学锴.温庭筠诗词选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1:226-227
3、房开江崔黎民.花间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7:66-67
遐方怨:原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名。绣槛:雕绘华美的栏杆。槛,栏杆。断肠:一作“肠断”。潇湘:两条水名。霏霏:雨纷飞的样子。
这首词起二句一“凭”一“解”,连续两个动词,写出女主人公有所思怀而心绪不宁。按照词意,顺序应为“解罗帷,凭绣槛”,这里使用逆挽法,凸显女子凭栏怀念、盼望征人的形象,并且“凭”“解”两个动作,既揭示出女子内心的不安,也为后面描写她的所见所感张本。接着二句,先写思妇失落,再写潇湘雁飞,以春雁北飞反衬人情。“未得君书”为凭栏解帷之由。“断肠”二字,一气直下,也是凭栏时所见所感:潇湘春雁,按时归去,人不如鸟,归期渺茫。“不知”句一问,把女子的企盼引向无法知晓的茫然,直接抒发其内心的愁苦。末二句又将词意宕开,写暮春时节,海棠花谢,细雨霏霏,构成凄楚迷蒙的境界,以景结情,将女主人公无限遐思织入海棠花谢雨蒙蒙之中,将她伤春感怀、念远思人的痛楚情绪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。
此词不仅勾勒出一幅思妇凭栏远望的图景,而且通过景物描写,十分细腻而含蓄地道出了她无限惆怅的情绪。语句比较朴质,写得饶有情味。
内集侪甥舅,同登齿弟兄。忘年情好密,开口肺肝倾。
恍尔同醒醉,伤哉隔死生。朔风吹老泪,哀些不成声。
擢秀逋客岩,遗根飞鸟径。因求饰清閟,遂得辞危夐。
贞同柏有心,立若珠无胫。枝形短未怪,鬣数差难定。
况密三天风,方遵四时柄。那兴培塿叹,免答邻里病。
微霜静可分,片月疏堪映。奇当虎头笔,韵叶通明性。
会拂阳乌胸,抡才膺帝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