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个重阳子,得个好因缘。因缘。待做做,做神仙。神仙。惺惺诚了了,了了金丹一粒圆。圆圆。祥云送上天。上天。明师更与白花莲。花莲莹,最最最新鲜。新鲜。辉辉清洒洒,清香馥郁妙玄玄。玄上长生玉帝前
猜你喜欢
春岸桃花水,云帆(fān)枫树林。
偷生长避地,适远更沾襟(jīn)。
老病南征日,君恩北望心。
百年歌自苦,未见有知音。
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,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。
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,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。
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,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。
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,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。
参考资料:
1、韩成武.杜甫诗全译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1158
2、萧枫.唐诗宋词元曲:线装书局,2002:430
3、莫砺锋.杜甫诗集:凤凰出版社,2013:246
桃花水: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。又名‘“桃花汛”。云帆:白帆。
避地:避难而逃往他乡。适远:到远方去。沾襟:浸湿衣襟,指伤心落泪。
君恩:指唐代宗之恩。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。君,指唐代宗。
百年:人的一生,一辈子。
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,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。
“春岸桃花水,云帆枫树林”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。这里“桃花水”对“枫树林”,为借对。春天,春水奔流,桃花夹岸,极目远眺,风帆如方阵一般,而枫树也已成林,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。
“偷生长避地,适达更沾襟。”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,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。为了苟全性命,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,明天又在那里,四处逃难,而今又要远去衡湘,使诗人泪满衣襟。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,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,加强诗的艺术效果。诗一起首就描写了绮丽的景色,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。但是由于乱离漂泊,又想到自己老病跋跄,面对美景,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。
“老病南征口,君恩北望心。”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,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。诗人老了,病了,照理应该还乡才是,而现在却更往南走,可悲。尽管如此,诗人报国热情不减,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。杜甫在成都时,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,杜甫没接受,后因严武表荐,授检校工部员外郎,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,存有一线希望的。这里“南征日”对“北望心”,为流水对,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,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,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。
“”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。诗人一生抱负远人,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,然而仕途坎坷,个中甘苦,只有自己一人独享,而纵然有绝世才华,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。在当时社会里,文章上的知音,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。这两句感慨很深,很大,自视也很高。不能不使杜甫伤感: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,他本着“乐道人之善”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,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,他成了他们的知音。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,他自己也没有知音。天宝末,殷璠编的《河岳英灵集》,高适、岑参、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,独杜甫“名落孙山”。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,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: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。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。三、四两联,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。
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,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,光景无多,前途渺茫,只得作诗自苦,慨叹当时没有知己,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、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。这样对照写来,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,但却显得深刻悲痛,更具艺术感染力。
随柳参差破绿芽,此中依约欲飞花。
春光是处伤离思,何况归期未有涯。
始看菊蕊开篱下,又见梅花寄岭头。
揽辔巴西官局冷,几凭春酒沃乡愁。
花品姚黄冠洛阳,巴中春早羡孤芳。
不知别有栽培力,流咏新诗与激昂。
来本无心去即休,他时何处更同游。可怜施食台前鸟,任是无情也解愁。
小阁凭阑眺远峰,青天一抹露芙蓉。尘封古殿多栖鸽,木落空潭稳卧龙。
玉局自今归大雅,酒枪依旧属吾宗。斜阳宫阙参差近,五色云深闭九重。
今秋吟艇,随沙鸥浦鸭,仍泊前湾。桂香漱潺湲。访樵径乘醉,小叩禅关。
药栏菌阁,好排当、竹翠苔斑。喜今日、山灵贶我,秋晴竟不曾悭。
晚妆好,铜峰髻,且回舟停桡,细认烟鬟。溯落叶哀湍。
喜碧鲈荐俎,紫蟹堆盘。狂歌脱帽,凭舷叫、奇绝溪山。
残年约、捞虾牧豕,终须置我其间。
君不见长安侠少年,酒底高歌花底眠。
斗鸡走马千金散,何曾盗个官家钱。
一朝忽报边烽起,从军不待别妻子。
但言割地与和亲,不愁战死愁羞死。
白石路重重,萦纡势忽穷。孤峰擎像阁,万木蔽星空。
世论随时变,禅怀历劫同。良宵正冥目,海日上窗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