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野低回落雁斜,炊烟茅屋起平沙。
橹声归去浪痕浅,摇动一濰红蓼花。
猜你喜欢
秦淮几度苦相寻,见后离情怅又深。千古文章多涕泪,两人心迹在苔岑。
我仍豹隐含神雾,君定莺迁到上林。咏罢霓裳应转忆,江乡尚有爨馀琴。
化机潜运本无声,学士情多睡未成。隐几欲同蝉壳蜕,开门惟恐鹤巢倾。
花飞翠袖寒光动,茶煮银瓶夜气清。小阁下帘人似玉,舞衣制得五铢轻。
有客乘舸(gě)自忠州,遣骑安置瀼(ráng)西头。
古堂本买藉疏豁(huò),借汝迁居停宴游。
云石荧荧高叶曙(shǔ),风江飒飒乱帆秋。
却为姻(yīn)娅(yà)过逢地,许坐曾轩数散愁。
有客人乘船从忠州来,派人骑马把客人安置在瀼西草堂。
草堂本来是用来消遣的,现在借你搬迁,我停止了宴会出游。
云石之间,光彩闪动,高叶当曙;江风飒飒,乱帆涌动,秋色肃森。
草堂现在已成了和姻亲往来的地方,可允许我闲坐散愁吗?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舸:船。忠州,今重庆忠县。这句写吴郎。瀼西,在今奉节城外的梅溪河之西。
古堂:指瀼西草堂。藉疏豁,因为这里宽敞明亮。
云石:高耸入云的山石。一说为云彩和山石。
姻娅:亲家和连襟,泛指姻亲。过逢,犹过从。曾:同“层”。轩:这里指房屋。层轩指多层的带有长廊的敞厅,泛指高屋。数,数次。顾宸注:此本公(指杜甫)堂,与坐轩而散愁,反问吴见许,此相谑之词也。
此诗当为公元767年(唐代宗大历二年)作于夔州(今重庆奉节),当时杜甫56岁。“简”是信件,这一首诗也是一封信。吴郎,即吴南卿,是来自忠州的一位“司法”(州政府的军事参谋),是杜甫的晚辈姻亲,暂住夔州,与杜甫关系很好。杜甫在夔州有两处住宅,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西草堂,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。平时他居住在瀼西草堂,当时是秋天,杜甫负责管理一百顷公田,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,杜甫搬到了位于白帝城东十余里的东屯。搬家后,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吴郎住(有《自瀼西荆扉且移东屯茅屋四首》记其事)。仇兆鳌注:“此章为吴郎借居而作也。乘舸而至,遣骑往迎,见宾主之情。昔藉疏豁,今停宴游,以借居故也。五六,疏豁之景。七八,迁居后事。”整首诗记述的是吴郎到来前后的情事。
斑驳云开,濛松雨过,海棠花外寒轻。湖山翠暖,东风正要新晴。又唤醒,旧游情。记年时、今日清明。隔花阴浅,香随笑语,特地逢迎。人生好景难并。依旧秋千巷陌,花月蓬瀛。春衫抖擞,馀香半染芳尘。念嫩约,杳难凭。被几声、啼鸟惊心。一庭芳草,危阑晚日,无限消凝。
黄河西去从天下,华岳东来拔地高。
畴昔心亲迹异同,端如社燕与秋鸿。关河此日归真主,岩壑他年属两翁。
老去熟知交友态,忧来顿悟世缘空。传闻敌骑谋深入,好为提兵剿勒聪。
偶作吾儿真梦寐,暂来人世误娄罗。虽然修短由天命,致汝无辜我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