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深结暝色,苍翠摇烟霏。维时春夏交,众鸟巢高枝。
于中有双鹳,卵育常及时。舂锄亦有托,旦夕欣相依。
雄飞远求食,雌来哺其儿。啁啾聒人耳,坐厌腥风吹。
群雏半黄口,翅短争习飞。间或遭弹射,滋味焉足奇。
弱者强之食,感慨徒伤悲。海鹰何从来,鸷猛一何酷。
骞腾复盘旋,意欲喂饥腹。老拳不空施,利嘴贪食肉。
鹳兮善护巢,飞鸣急驱逐。鹰兮虽善扬,饕馋岂知足。
鸟雏赖生全,脱祸免茶毒。扶弱在抑强,足以厉风俗。
岂不见兄弟怒阋墙,夫妻雠反目。恤怜当救灾,敦姻须睦族。
禽鸟尚急义,人情何反覆。吾言非箴规,履行宜自勖。
猜你喜欢
平生为爱西湖好,来拥朱轮。富贵浮云,俯仰流年二十春。
归来恰似辽东鹤(hè),城郭人民,触(chù)目皆新,谁识当年旧主人?
我平生因为喜爱西湖的风光美妙,所以到这里任最高地方长官(朱轮为古代贵官所乘的车),可富贵像浮云一样地过去了,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个春天。
这次归来,就像离家千年才化鹤归来的仙人丁令威,无论是城郭、人民等等,一切都是过去所未见。有谁还能认得当年的旧主人——曾任当地长官的我啊!
参考资料:
1、唐圭璋等.唐宋词鉴赏辞典(唐·五代·北宋)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8:461-462
2、顾易生.宋词精华:巴蜀书社,1995:70
朱轮:古制,太守所乘之车,以朱漆涂轮。作者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。富贵浮云: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。二十春:作者由离任颖州到退休归颖,正好二十个年头。
辽东鹤: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,或喻人去世,或指鹤。城郭人民:比喻人事沧桑。触目:目光所及。
这是《采桑子》第十首,与前九首仁要写景物、叙游赏不同,这一首主要是抒情,而且抒发的感情已不限于“西湖”它既像是颖州西湖组词的抒情总结,又蕴含着更大范围的人生感慨。
词的开头两句,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。这里特意将“拥朱轮”知颍州和“爱西湖”联系起来,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,故老而弥笃;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、寄情山水的夙志。
“富贵浮云,俯仰流年二十春”,突然从过去“来拥朱轮”一下子拉回到眼前。这二十来年中,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、历任要职(担任过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、行政职务),到再度受黜,最后退居颍州,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,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,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,既难长久,也不必看重了。“富贵浮云”用孔子“富贵于我如浮云”之语,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。从“来拥朱轮”到“俯仰流年二十春”,时间跨度很大,中间种种,都只用“富贵浮云”一语带过,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。
“归来恰似辽东鹤。”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“归来”,与上片起首“来拥朱轮”恰成对照。“辽东鹤”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,事见《搜神后记》。
“城郭人民,触目皆新,谁识当年旧主人?”这三句紧承上句,一气直下,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。这里活用典故,改成“城郭人民,触目皆新”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“不改南山色,其余事事新”用意相同,以突出世情变化,从而逼出末句“谁识当年旧主人”。欧阳修自己,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。但人事多变,包括退居颍州后“谁识当年旧主人”的情景,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。
此词以清新质朴、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,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。但这词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,却几乎是绝响。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,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。特别是下片,运用故典。化用成语,一气蝉联,略无停顿,完全是清新朴素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。这种清i疏隽朗的风格、对后来的苏词有明显影响。
午梦雷声敲醒,起看城角连云。谁分膏泽润残春。
翠肥红瘦损,代谢不由人。
欲撷缤英成画,心中五綵调匀。恼他杜宇却殷勤。
孤窗新煮酒,四壁旧啼痕。
璧池忝门子,俄顷变炎凉。绿竹深虚馆,清流响洞房。
园林在建业,新友去咸阳。中夜鼓钟静,初秋漏刻长。
浮云开太室,华盖上明堂。空此远相望,劳歌还自伤。
我惜良有司,一朝解组去。临行张别筵,欲饮无欢趣。
忆自经兵燹,百废俱未举。譬如皮不存,焉能使毛傅。
及公绾县符,疮痍犹蔽路。公谓谋休养,水利必兼顾。
若夫害马者,去之任毁誉。求治不宜急,急其所当务。
愧我疏野性,夙未通情愫。昨始识荆州,茅塞得新悟。
今读先生诗,冲淡涤尘虑。为语诸同盟,什袭珍斯著。
鹡鸰中峰近,高奇古人遗。常欲乞此地,养松挂藤丝。
昨闻双旌出,一川花满时。恨无翔云步,远赴关山期。
跻险与谁赏,折芳应自怡。遥知忘归趣,喜得春景迟。
已见郢人唱,新题石门诗。
愁听关塞遍吹笳,不见中原有战车。三户已亡熊绎国,一成犹启少康家。
苍龙日暮还行雨,老树春深更著花。待得汉庭明诏近,五湖同觅钓鱼槎。
百丈仙台与客游,和风吹面正轻柔。谁家修竹偏临水,何处垂杨不映楼。
缓步偶逢佳处歇,放怀莫厌醉时讴。君看巫谷桥中水,断送年光日夜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