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头诸孙总痴绝,老安不痴乃用拙。忆在吴中写墨君,雪楮水缣每飘撇。
妙处不减文湖州,同时更有柯丹丘。眼底只今无此客,使我悒悒怀风流。
苍梧想见斑竹活,看画忽焉忧思豁。安得二老从之游,搔首凉风起天末。
猜你喜欢
吴下曾逢顾定之,十年长记别来时。萧萧白发江南思,谁解尊前唱《竹枝》?
丐(gài)不如其乡里,明孝宗时,尝行乞于吴。凡丐所得,多不食,每贮(zhù)直之竹筒中。见者以为异,久之,诘(jié)其故,曰:“吾有母在,将以遗之。”有好事者欲窥(kuī)其究,迹之行。行里许,至河旁,竹树掩映,一蔽(bì)舟系柳阴下。舟虽蔽,颇洁,有老媪(ǎo)坐其中。丐坐地,出所贮饮食整理之,奉以登舟。俟(sì)母举杯,乃起唱歌,为儿戏,以娱母。母食尽,然后他求。一日乞道上,无所得,惫甚。有沈孟渊(yuān)者,哀而与之食,丐宁忍饿,终不先母食也。如是者数年,母死,丐不知所终。丐自言沈姓,年可三十。
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。明孝宗年间,这个乞丐曾经在吴地乞讨。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数都不吃,把它储存在一个竹筒中。看见的人都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,时间长了,就有人问乞丐这是为什么,乞丐说:“我还有老母亲在世,(这些食物)将要送给她。”有好事的人想偷看事情的究竟,于是跟随乞丐。走了几里路到了河边,竹树掩盖映照在一片柳阴下系着一叶小舟,小舟虽然很破旧,但是很干净。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里面。乞丐坐在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一下,然后端到船上,等母亲吃的时候,他就唱歌,表演儿戏,使母亲高兴,等母亲吃完了才做别的。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没有乞到,十分疲惫,有一个叫沈孟渊的看他可怜给他食物,但是乞丐宁可饿着也要先给母亲吃,这样过了多少年后,乞丐的母亲去世了,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,听说乞丐说自己姓沈,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尝:曾经。诘:责。许:左右。颇:十分。如:比得上。尝:曾经。贮:储藏。吴:古名地,今江苏浙江一带。诘:问。奉:同“俸”。双手相持,表示尊敬。遗:送。哀:为....感到可怜。俟:等到。
转语曾无慧舌根,空陪杖履积晨昏。清泉白石如如坐,圆觉维摩可可言。
在己一心成犀壁,与人半偈锁猴猿。压腰金带他年重,输却兹山镇寺门。
老大久已业荒荒,闻道先生返故乡。下里敢联高曲妙,小言愧和大声长。
南来吾道传薪火,北上公车饱剑霜。便挂云帆闽海去,波臣效顺渡重洋。
谁肯寄衰翁,当年应梦熊。
知心廑惠远,载酒寿扬雄。
古道今犹在,清交老更丰。
和诗不尽意,极目万山中。
阊阖传符
记年时、满城风雨,姑苏台下重九。客楼已办登临屐,曾为好山回首。
延伫久。望翠壁嶙峋,闲却题诗手。相逢野叟。强笑折黄花,乱簪乌帽,来与共尊酒。
流光去,肯为闲人宿留。惊心节序依旧。西风只么吹蓬鬓,病骨尚堪驰骤。
官渡口。便拟唤扁舟,往问江潭柳。明年健否。纵世故无情,未应迟暮,辜负此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