驱车出郊门,杖策遵古行。返顾望城阙,引领内怀伤。
崇京概霄汉,逶迤一何长。双观临驰道,群宫俨相当。
迅飙激棂牖,游云起纵横。汉道值全盛,缨緌烂辉光。
侧观青云士,鸣佩倏来翔。梁生何慷慨,辽辽悲未央。
猜你喜欢
弱冠游皇邑,抽翰预时髦。出入承明地,四海皆同袍。
浮岁奄七徂,徇名虚所遭。夙痾纠纤质,褊性惮形劳。
驾言返初服,行矣遂林皋。转蓬恋本根,羁鸟思故巢。
自顾无脩翼,安能久游遨。
行迈越长甸,历历怀苦辛。岖嵚陟丘陇,髣髴望郊闉。
墟里接鸡犬,井邑无閒人。暄阳入广陌,膴膴周原新。
百城岂不美,风土非我邻。遥遥盼乡域,言念故所亲。
代越各有性,所愿还其真。胡为去桑梓,郁郁冒风尘。
靡靡即长道,承命发华辀。寒风吹易水,凉月渡芦沟。
河梁霁暮色,驱车登古丘。西望九折坂,南顾江河流。
江河多风涛,道路阻且修。欲济川无梁,引领心怀忧。
厉揭古有训,慷慨怀前修。
东省多年病,南冠百念灰。关山一怅望,天汉独归来。
行野蒲稗晚,过村笳鼓哀。迷途更几许,愁绝望乡台。
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
靠近水边的楼台(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),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;而迎着阳光的花木,(光照自然好得多,所以发芽就早),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宋·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”
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、文学家,他学问很好,能诗能文。他写的《岳阳楼记》十分著名,那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。
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,也曾镇守过地方。有一段时间,他镇守杭州。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,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,大家对他都很满意。
这时候,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,因担任巡检,常常在外,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。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,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、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,而自己却没人理睬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。怎么办呢?直接去找范大人吧,是去争官位,又不便说。不说吧,心里又很不平衡。为此,他心情非常沉重。一天,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,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,实际上去提醒他:千万别忘了自己!想到这里,苏麟高兴起来,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,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,很虚心地请他赐教。
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,很快就会意地笑了。他吟诵着诗中的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”的诗句,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。是呀!怎么能把他忘了呢?很快,苏麟得到了提拔。
苏麟的这首诗,因为只写了两句,所以称为“断句”。“易为春”,后来演变为“易逢春”、“早逢春”。
蜀道归来万里身,上堂嘉庆动诸邻。
贤良诏下先生起,休向成都问卜人。
钗影横金,眉痕却月,千年犹剩余春。宛洛波踪迹,星月前身。
好是风流端正,停匀处、细认双文。曾经赚,诗篇纪事,狂杀元稹。
情人。春风省识,想断红双脸,端合消魂。仗丹青妙手,勾出行云。
只我凄凉江馆,花茵畔、默坐伤神。遗徽在,画图才展,便唤真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