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文宿冲紫霄,先生奉敕驰星轺。越山桃李花万树,春色早渡钱塘潮。
忆昨先生遭斥逐,漂泊湖湘望巴蜀。九江鸿雁春冥冥,七泽龙蛇昼盘曲。
洞庭天高急霜霰,冰河雪岸开燕甸。北来骢马一日闻,倾都走识先生面。
十年卜筑楚村墟,万里今瞻汉宫殿。当朝门生贵不少,先皇学士人犹见。
金门谁留供奉班,银鱼旧锡恩荣宴。长安春回独回首,翠烟渐入龙池柳。
蓟门禹穴自此分,送饯先生百壶酒。丈夫轗轲心不疑,贤圣流离古来有。
已看身作指南车,况复名高悬北斗。隋珠和璧世珍重,眼前点毁终难动。
圣人不久奏云门,海内近亦求梁栋。琴瑟须聆清庙音,豫章且待明堂用。
我闻衡岳与天参,七十二峰江汉南。不然从此可栖息,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岩。
猜你喜欢
山亭水榭(xiè)秋方半,凤帏(wéi)寂寞无人伴。愁闷一番新,双蛾只旧颦(pín)。
起来临绣户,时有疏萤(yíng)度。多谢月相怜,今宵不忍圆。
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,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。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,无人相伴。双眉上还是旧愁,心中又添了新愁。
转身起来,坐在窗前,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。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,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,不忍变圆满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榭:建于高台或水面(或临水)之木屋。凤帏:闺中的帷帐。蛾:眉毛。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,其色青黑,或以代眉毛。眉细如蛾须,乃谓蛾眉。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。颦:作动词为皱眉,作形容词为忧愁。
绣户:解释华丽的居室,多指女子的住所。疏萤:指萤火点点,忽明忽暗。
春秋多佳日,而“山亭水榭”的风光当分外迷人,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,因为“良辰美景奈何天”,消除不了“凤帏”中之“寂寞”——独处无郎,便没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。“凤帏”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中的名句: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”。有意味的是,词人使“愁闷”与“颦眉”分属于“新”“旧”二字。“旧”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“新”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。一愁未去,一愁又生,这是“新”;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,这又是“旧”。“新”“旧”二字相映成趣,更觉情深。
辗转反侧,失眠多时,于是乃有“起来”而“临绣户”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。然而户外所见,只不过“时有疏萤度”而已,其人望来终不来。此时,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,是难以排遣的。在这关键处,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,也算是自慰吧!词人给她一点安慰,一轮缺月,高挂中天,并赋予它人情味,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,不忍独圆。“多谢”二字,痴极妙极。同是写孤独情怀,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: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”;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“多谢月相怜,今宵不忍圆。”移情于物,怨谢由我,真有异曲同工同妙。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。
精脩从此可容閒,勘破当年义利关。随处动心兼忍性,何忧不到古人班。
山河十二罢纵横,松柏空余哀怨声。莫向穷荒吊秦垒,田家先已筑长城。
节序匆匆,又过元宵,别绪萦怀。怅一肩行李,饥驱人去,满城风雨,天与愁来。
正喜频年,栖迟故国,日占欢场浊酒杯。贫家乐,更团圞儿女,笑口常开。
无端生计多乖。叹如此、分张剧可哀。念壮年岁月,依人异地,残更灯火,兀坐萧斋。
衣马轻肥,钱刀百万,世上偏雄驵侩才。如臣辈,问天公何意,潦倒尘埃。
阴山道,阴山道,纥逻敦肥水泉好。每至戎人送马时,
道旁千里无纤草。草尽泉枯马病羸,飞龙但印骨与皮。
五十匹缣易一匹,缣去马来无了日。养无所用去非宜,
每岁死伤十六七。缣丝不足女工苦,疏织短截充匹数。
藕丝蛛网三丈馀,回纥诉称无用处。咸安公主号可敦,
远为可汗频奏论。元和二年下新敕,内出金帛酬马直。
仍诏江淮马价缣,从此不令疏短织。合罗将军呼万岁,
捧授金银与缣彩。谁知黠虏启贪心,明年马多来一倍。
缣渐好,马渐多。阴山虏,奈尔何。
高标可敬难狎,幽香似有如无。
世间少别花者,海上多逐臭夫。
云山环所临,烟景日日异。
山作故人接,云为久处计。
酒酣一声笛,梅风四山起。
清香剩披拂,参横伴村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