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静潮声远,城高月影寒。梅花孤角断,灯火几家残。
枫叶愁中落,乡林梦里看。天明倚霜树,云水浩漫漫。
猜你喜欢
久为簪(zān)组累,幸此南夷(yí)谪(zhé)。
闲依农圃(pǔ)邻,偶似山林客。
晓耕翻露草,夜榜响溪石。
来往不逢人,长歌楚天碧。
很久来为公务所累,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。
闲静无事,与农人的菜圃为邻,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。
早晨耕田,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,晚上撑船游玩回来,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。
独来独往,碰不到其他的人,眼望楚天一片碧绿,放声高歌。
参考资料:
1、蘅塘退士.《唐诗三百首》:浙江古籍出版社,2010.05:第28页2、(清)蘅塘退士编选;方青羽编著.唐诗三百首彩图馆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.03:第337页
簪组:古代官吏的服饰,此指官职。束:约束,束缚。南夷: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。谪: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。
楚天:永州原属楚地。束:束缚。南夷:这里指永州。谪:贬官流放。农圃:田园。偶似:有时好像。山林客:山林间的隐士。
夜榜:夜里行船。榜:此处读“彭音,意为进船。响溪石:水激溪石的声响。
长歌:放歌。楚天:这里指永州的天空。春秋战国时期,永州属楚国。
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。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,其实是强写欢愉,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。
诗人被贬谪永州,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,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:“久为簪组柬,幸此南夷谪。”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,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,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。此两句正话反说,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,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。
“闲依农圃邻,偶似山林客。晓耕翻露草,夜榜响溪石”,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。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,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。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,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。“闲依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,“偶似”是故作放旷之语,自我安慰。柳宗元少有才名,胸怀大志,可是仕途不顺,一再遭贬。这次更是被贬永州,远离长安。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,有志而不得伸,有才而不被重用。于是,在此贬所,只好强写欢愉,故作闲适,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,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。
“来往不逢人,长歌楚天碧”,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,于是放声高歌,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,多么清越空旷。这闲适潇洒的生活,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,心胸旷达开朗。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,无拘无束,但毕竟也太孤独了。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,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,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。
纵观全诗,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,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,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。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,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,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。表面的平淡所蕴含的激愤,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,正如清代的沈德潜所说:“愚溪诸咏,处连蹇困厄之境,发清夷淡泊之音,不怨而怨,怨而不怨,行间言外,时或遇之。”这是很中肯的评价。
全诗清丽简练,含蓄深沉,意在言外,耐人寻味。
诗曰:深闺女儿娇复痴。春愁春恨那复知。舅兄唯有相拘意,暗想花心临别时。离舟欲解春江暮。冉冉香魂逐君去。重来两身复一身,梦觉春风话心素。心素。与谁语。始信别离情最苦。兰舟欲解春江暮。精爽随君归去。异时携手重来处。梦觉春风庭户。
水生浦溆多浮鸭,风急汀洲有断鸿。渺渺江天无限景,一时分付与樵翁。
镇雅墙阴看早梅,满城惟此一株开。已驱禽鸟工夫尽,才共宾僚宴赏来。
月照寒姿凌画烛,风传香蕊堕清杯。玉堂深切归期近,少住花前醉几回。
斜阳身世,几雁期莺候。过锦风光懒回首。又收镫院宇,倚笛帘栊新病后。
认取茸衫人瘦。
鸳桡曾系处,巧似迷藏,坠梦沈烟悄寻彀。托流水,讯行云,绿遍丝杨,怎绊住、隔花罗袖。
剩卷里蘋香,记当年怕唱,入眉峰、一痕吹皱。
孟轲叙游圣,枚乘说愈疾。逖听乃前闻,临深验兹日。
浮天迥无岸,含灵固非一。委输百谷归,朝宗万川溢。
分城碧雾晴,连洲彩云密。欣同夫子观,深愧玄虚笔。
沙禽毛羽新,来往采桑津。野水碧于草,桃花红照人。
徘徊远山暮,窈窕江南春。芳思不可极,悠然怀钓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