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外有人事,门里无俗声。超然心境静,邈尔尘虑清。
宛如林下安禅客,身寄蒲团意空寂。又如仙客味丹经,玄牝门中澹而嘿。
有时拂几独鸣琴,希声忽度缁帷林。猗兰掩抑东归思,沂泗春波千丈深。
横经只在閒堂里,浩荡真源了无际。卧想羲皇轩后时,坐梦无怀葛天氏。
松桂青青半占山,泮林多暇日应还。谁知一片灵台曲,更在孤云杳霭间。
猜你喜欢
曾持金节抚淮壖,磊落英姿正少年。
万里风鸿看振翼,一时毫素冠凌烟。
新祠更慰舟人望,遗像仍从幕客传。
精爽威容俱不泯,今骑箕尾在青天。
断霞横苍山,淡烟迷远树。草傍幽泉生,冰凝如玉箸。
门径俯清溪,茅檐(yán)古木齐。
红尘飘不到,时有水禽(qín)啼。
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,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。
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,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庆等.唐人绝句百首译注:江苏教育出版社,1988年:384
俯:向下。古木:年代久远的树木。红尘:指世俗社会。飘:一作“飞”。
水禽:水鸟。
首句“门径俯清溪”,是写别墅的大环境:门前有路径相通,门外有清流一道。这是极为幽雅的去处。有路,则幽人自往来;有溪,则可以濯吾缨。句中一个“俯’’字,充满动态感,表现出居舍与清溪的距离和高下。
第二句“茅檐古木齐”,是写别墅的小环境;茅屋为舍。古树参天。这是极为简朴高洁的去处。茅屋,则绝无世俗的铜臭;古木,则可渗透人世的沧桑。句中一个“齐”字,极写茅檐处境之高雅幽静。
第三句“红尘飘不到”,实中带虚,既写出了别墅远绝尘嚣的妙境,也隐含着诗人飘然出世的逸情。作者从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脱身出来,休憩在这绝尘脱俗的所在,感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轻松与解脱。生理上,耳目所及,皆山光水色,涛声松韵;心理上,不必再思考进退得失,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枪。诗人对这种情况,充满了自慰与自豪。
末句“时有水禽啼”是写实。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,众生自在,人鸟同乐,不时传来水禽安然的啼声。只写其“啼”,未状其貌,大约是远在门外溪中之故。而“时有”二字。说明啼声不断,此起彼落,使得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,而是充满生气。
这首诗用欣赏的口吻描绘自己乡间别墅的幽雅环境。诗写得清淡脱俗,格调超逸高古,不事雕琢而神韵自佳。南朝诗人谢灵运的“池塘生春草”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,以为天然妙句。裴度“时有水禽啼”之句,似亦尽得其妙。
良夜宾友集,开尊坐南轩。华月照两楹,炽炭回春暄。
妙语入肯綮,雅歌振清温。共言会晤难,菲恶愧盘飧。
且复延兹赏,明发又尘樊。
秋林无静树,秋士无宁心。揽衣起中夜,徘徊发微吟。
落叶难上枝,古人不及今。华年易衰谢,感彼萧骚音。
药阑香露净无尘,病骨空惊坠叶新。驷马欲留寻野径,骊驹归去怅离津。
萸房何用登高佩,桑落偏宜漉酒巾。解赋鸿声与秋色,渚蘋北望正愁人。
宝殿光辉记昔游,川原风物入悲愁。儿时曾识东园老,弹指中间到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