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金鲁仲省亲赴滇南
汉武祠,碧鸡遣使下滇池。舆图既混一,岂必论华夷。
山川遥遥隔中夏,椎髻何曾沐王化。鸟度犹愁中庆春,梦飞不到昆明夜。
九月凉秋百草凋,孤臣畸士共魂销。风霜但觉南冠冷,雨露那知北阙遥。
子行悠悠赴绝国,心恋严君多感激。八千里外怨暌离,十九年中断消息。
念此令人欲奋飞,遂将行箧卷征衣。鹡鸰原上分秋影,谖草堂前叹夕晖。
闽关西上连吴越,独树淮山青一抹。野饭朝行云梦钟,棹歌夜渡巴陵月。
輶轩几日到云中,万碛千山路不穷。青山好处休停骑,白首营门望阿戎。
猜你喜欢
衣云阁外万竿竹,绝地累土高十寻。尚书于此著《儿易》,黄芽竞茁苍精吟。
梦吞三爻美东箭,老人犹自有童心。童心太古玄又玄,黝墨馀波四壁淋。
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,兼车十笏贡南金。歙溪石液愁竭泽,黄山松鬣嗟焚林。
方程夜共山鬼泣,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。通人好事成奇癖,而今但有荒邱岑。
竹耶墨耶双消沉,我过始宁泪满襟。昨宵山房看新月,庖羲一丸正在参。
危坡绝顶更如砥,古墙八面都成阴。龙飞凤舞远峰至,苍茫茸薄传寒砧。
酒阑为话平泉旧,主人不觉怀古深。顿拟高置此君座,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。
研田残膏足挹注,黑云垂天清不淫。更须我撰火招词,追招尚书听素琴。
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,老蟾漆黑空萧森。
风情渐老见春羞,到处消魂(hún)感旧游。
多谢长条似相识,强垂烟态拂(fú)人头。
风情:风月之情,指男女相亲相爱之情,这里指好容貌。羞:羞愧。消:一作芳。消魂,指美人的魂魄。到处:随处,各处。旧游:以往游览所经之处。
多谢:一作“多见”,《全唐诗》、《西溪丛语》、《墨庄漫录》等本均作“多谢”。长条:指柳树下垂的枝条。似:好像。强:勉强,强迫。烟穗:形容柳树枝叶下垂为雾气笼罩的样子。穗,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,叫做穗。
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《柳枝》、或作《杨柳枝》。这首词于清《全唐诗》中有题作“赐宫人庆奴”。据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载:“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:‘……风情渐老见春羞,到处芳魂感旧游。多谢长条似相识,强垂烟穗拂人头。’想见其风流也。扇至今传在贵人家。”明顾起云《客座赘语》中亦云:“南唐宫人庆奴,后主尝赐以词云:‘……风情渐老见春羞,到处芳魂感旧游。多谢长条似相识,强垂烟穗拂人头。’书于黄罗扇上,流落人间,盖柳枝词也。”其他如《西溪丛话》、《六砚斋三笔》等本中,也都有类似的记载。由此可见,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。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、书后赐与庆奴的,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。
开篇“风情渐老”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,人老色衰。“风情”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,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。“见春羞”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。春花盛开,春色明媚,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,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。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,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。诚如顾起元语:“‘见春羞’三字,新而警。”比喻生动,情怀毕现。“到处”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,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。此处用来颇有深意,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,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、触情生愁的感慨。“芳魂感旧游”,旧地重游,情已不再,怎能不黯然魂消。“多谢”句以柳枝相喻,“似相识”照应“感旧游”,正是女子怀思、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。“强垂”二字愁意渐深,柳枝本无“强垂”之意,但人总有邀宠之心,刻意求宠,而又因“风情渐老”而求宠不得,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。
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,既有直叙,也有妙喻,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,虽是李煜代笔,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。词中以柳枝喻人,以“强垂”喻境,喻象别致、生动,手法清新、自然,情景交合,颇为感人。不过,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,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,格调相对不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