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帜年来半壁标,何期贤令赋同袍。睢阳自昔犹瞠目,彭泽于今暂折腰。
好为家声看魏笏,还将国耻问苏旄!龙荒多少江南客,老皱胡颜说北朝!
猜你喜欢
丁未五月归国,旋复东渡,却寄沪上诸子。
瀚(hàn)海飘流燕,乍归来、依依难认,旧家庭院。惟有年时芳俦(chóu)在,一例差池双剪。相对向、斜阳凄怨。欲诉奇愁无可诉,算兴亡、已惯司空见。忍抛得,泪如线。
故巢(cháo)似与人留恋。最多情、欲黏还坠,落泥片片。我自殷勤衔来补,珍重断红犹软。又生恐、重帘不卷。十二曲阑(lán)春寂寂,隔蓬山、何处窥人面?休更问,恨深浅。
丁未:光绪三十三年(1907)。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,逃往日本。越九年(丁未)归国,其时国事日非。次年(1908)再度东渡,是年光绪帝病死。
瀚海:浩瀚的海。俦:同辈之人。差池双剪:燕尾如剪。
断红:指落花。十二曲阑:《阑通栏》。蓬山:即蓬莱,神山名。
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,抒发对国事的感慨。上片“依依难认,旧家庭院”,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。“年时芳俦”至“泪如线”写当年变法同伴象“差池双剪”的燕子,“相对向”无限凄怨。下片抒发感慨,含蓄蕴藉,语意双关。
分沗丝萝辱爱多,可胜近况抱微疴。乐天知命尝闻教,晚节尤宜养太和。
季秋逢再闰,佳节复重阳。故向分阴惜,偏忻九日长。
菊迟如待客,酒至且流觞。莫厌登攀意,良时未可忘。
愁寂都门别,艰危蜀道行。四山皆雨气,尝日有鹃声。
北极红云阙,西江白帝城。怀亲兼恋禄,去住总关情。
家临浙水傍,岸对买臣乡。纵棹随归鸟,乘潮向夕阳。
苦吟身得雪,甘意鬓成霜。况此年犹少,酬知足自强。
行吟不外数峰间,深谷无人鸟共还。更获渔樵成此舍,忽忘云树是他山。
邻家争乞丽春栽,玉手轻分带月培。
窗下老翁迂入骨,清斋三日为移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