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日吴家到,吴门使者来。书才片纸读,泪已万行摧。
佩有兰堪赠,衣知薜共裁。梅花江路满,一酌向谁开。
猜你喜欢
算来好景只如斯,惟许有情知。寻常风月,等闲谈笑,称意即相宜。
十年青鸟音尘断,往事不胜思。一钩残照,半帘飞絮(xù),总是恼人时。
只求你知道,只要懂得,因为有你,才是好景,才能称意。
哪怕十年音尘绝,回想起来也只有彼时是美好的,否则就算一样月钩精巧、柳絮轻盈,也只是憔悴人看憔悴景,一发凄清。
参考资料:
1、马大勇.纳兰性德:中华书局出版社,2010.03:第182页
斯:代词,意为“这”,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。寻常:普通,一般。风月:本指清风明月,后代指男女情爱。称意:合乎心意。相宜:合适,符合。
青鸟: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。残照:指月亮的余晖。
这首词写的是爱情失败后的痛苦。
上阕以议论和叙述为主,描写热恋时的甜蜜幸福。起首两句写只要“有情”,便无处不是“好景”。“算来好景只如斯,惟许有情知。”世上最美好的景致,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。在相爱的人眼中,纵然是平常的风光月色和平常的言谈笑语,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,美妙无比,这就是所谓的“称意即相宜”。论及“相宜”,陆游曾吟《梨花》,“开向春残不恨迟,绿杨率地最相宜”。无论是在人生的春秋还是晴雨,遇到她,孤单消弭,一切未知便立刻有了答案——那不是参考,而是确定,是唯一。她随风而过,不似斯佳丽那般疯狂固执的爱却如一杯陈年女儿红,令人沉溺于往事中久久不愿醒转。
而下阕笔锋陡然一转,从热恋的甜蜜转为离别的苦楚。好景不长,这是千百年流传的古训。由墨菲定理可知,越害怕的事情便越会发生。越渴望,越难求;越珍惜,便越易失去。相知相伴,最是难求。“十年青鸟音尘断”,此处“十年”虽非实指,但也足以说明词人与所爱之人已经分离多年,且送信的青鸟不见,杳无音讯。那些陈年往事日日温习,愈思量愈清晰,愈清晰愈徒增烦恼。本是“花有清香月有阴”之时,本应与爱人尽享“春宵一刻值千金”,那千古同月落下的清辉在人间划出一道铜墙铁壁,一边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,另一边只剩“一钩残照,半帘飞絮”。所谓“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”,不过没有到伤情的地方。那一份执著的念想,和卢氏一起生活的时候,卢氏的一颦一笑,纳兰的一言一语,打碎了,搅匀了,和一团泥。看着弯月余晖洒照在沾满柳絮的帘子上,词人回首往事,相思之情溢涌而出。“一钩残照,半帘飞絮”,接下来的这两句进一步烘托相思之情难耐,相伴的那些日子虽无大喜,回忆起来却总是沁着丁香一般若有若无的甘甜。即使人再合适、再称意、再相宜,若不属于自己,到最后也只有“不胜思”的“往事”。最后一句“总是恼人时”方点醒题旨,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。
上下两阙一喜一悲,对比鲜明,简淡清新,自然道来,直中间曲,质而能婉。
清晓清风吹过后,露出青青一罅天。一似推篷偷看见,竹林半抹古苍烟。
故山猿鹤正相招,非是渊明懒折腰。想见章江门外柳,待君归系木兰桡。
太守文章耸缙绅,两湖风月助吟神。讼庭无事铃斋乐,聊屈承明侍从人。
既如车轮转,又若川虹饮。
能移霖雨功,自致禾苗稔。
上倾成下流,损少以益甚。
汉阴抱瓮人,此理未可谂。
大雅久沦歇,正音委榛芜。永明肇四声,稍变周汉模。
开皇集八士,牙旷相饰揄。夜半画刚纪,韵学兹权舆。
承袭一千载,灌莽成康衢。韩公颇好古,枉啜六经腴。
放者骋游骑,敛者如辕驹。进退失所恃,不得返皇初。
有宋盛文藻,才老信狂夫。陈生兴晚明,秉烛照幽墟。
胜广驱除毕,沛下风云趋。圣清造元音,昆山一鸿儒。
中天悬日月,堂堂烛五书。上追召陵叟,千载若合符。
斯文有正轨,来者何于于。江戴扬其波,段孔入其郛。
苗髯最晚出,汇为众说都。精思屈鬼膝,高论揖唐虞。
鬻熊皎入梦,新火耀天枢。神光不可熄,长夜一镫孤。
风雪交四壁,焚膏校残书。人谓髯何惫,髯谓吾自误。
自我与髯友,大海礼间鸥。时洗筝笛耳,一听秦青讴。
物外有真知,肝鬲助歌歈。爱髯不忍别,作诗写区区。
一鸟不啼春寂寂,百花都落雨蒙蒙。
十分花鸟乐风恨,半在诗中半酒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