袅袅叶含雨,菲菲香近人。如何向阳蕊,开花向阳春。
猜你喜欢
秀色红翻坐,浓阴绿绕阶。觑花还拄杖,冲雨不怜鞋。
借问雨中好,何如晴后看。锦江红湿处,应记独凭阑。
室静客稀赏,地偏花更清。自开还自落,宛似野人情。
东风依旧,著(zhuó)意隋堤柳。搓(cuō)得鹅儿黄欲就,天气清明时候。
去年紫陌青门,今宵雨魄云魂。断送一生憔悴,能消几个黄昏!
和煦的东风,依旧像往年多情地吹拂着隋堤的杨柳。搓揉得柳条儿长出鹅黄的嫩叶,在清和明丽的天气里勾缠撕扭。
去年曾到京都青门游春,今晚却不见朝云暮雨,落得丧魄失魂。如果想要折磨人,想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,也不需要别的什么,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。
参考资料:
1、徐培均评注,唐宋词小令精华,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2.08,第205页
2、刘石.宋词鉴赏大辞典.北京:中华书局,2011:360
东风:赵令畤作词为“春风”。著意:有意于,用心于。隋堤柳:隋炀帝大业元年(605)重浚汴河,开通济渠,沿渠筑堤植柳。至宋代,近汴京一段多为送别之地。鹅儿黄:幼鹅毛色黄嫩,故以喻娇嫩淡黄之物色。
紫陌:旧指京师道路。
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,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,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。
词的上片写似曾相识的景物,为全词蒙上一层怀旧的色彩。
“东风依旧,著意隋堤柳。”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,语言很通俗,意思也很简单,但却层折多变,富于婉约特色。句中的隋堤,指汴河一带的河堤。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,自洛阳至扬州,沿堤广植杨柳。初春时节,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,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。而“著意”二字,更把东风拟人化。言外之意仿佛是说,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,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,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。
“搓得鹅儿黄欲就,天气清明时候。”这一句承东风拂柳而来,写柳色清新主要体现在一个“搓”字上。此字以俗为雅,说东风轻拂杨柳,给人以轻轻搓揉、抚摩之感。在东风搓揉之下,柳枝上遂呈现出“鹅儿黄”的颜色。鹅儿黄,指柳色的嫩黄。杨柳初绽的嫩叶,宛如雏鹅的羽绒,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,竟是东风搓出来的,真是奇绝之笔。“天气清明时候”总括前文,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。
词的下篇写往昔感怀,直接抒情抒沉痛伤悼之情。
“去年紫陌青门,今宵雨魄云魂。”“去年紫陌青门”与上片“东风依旧”相呼应,是词人回忆从前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。“今宵”句,用雨、云,写明逝者的身分,关系;用魄、魂。写出死。用今宵,写梦,写只能梦中相逢。用典灵活、宛曲而生动。
“断送一生憔悴,能消几个黄昏!”最后这两句将词人对于爱妾逝世的哀痛抒发至极点,催人泪下,爱妾一死,断送了自己一生,憔悴、瘦损,还能消受几个黄昏,这“物是人非”的强烈悲凉感,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。尤其在黄昏时刻,烟霭迷茫,景色惨淡,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,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。
这是一首悼亡词,用直接抒情的写法来抒发自己的沉痛哀悼之情,全词写景融情,感情从浅到深。从最初东风拂柳的微微惆怅,到最后断送一生的极大悲凉,作者在叙述捕写的过程中,逐步隐晦的交代了故事的始末,其感情也便随之越来越深。
坏云压垒边气恶,碧眼愁胡夜吹角。营门有马鸣萧梢,声激天风动寥廓。
名驹蜕齿才几年,筋骨遒壮精神全。颇闻太一况天骥,或恐徕自渥洼边。
误被拘绊伏楸枥,夜风萧瑟吹短檐。忍饥瞪立不可瞑,龙气偾动拳毛颠。
每闻鼓角双耳直,顿缰哀蹴嘶秋烟。都护将军善相马,按图索骏恨骏寡。
买骨千金遍域中,蹑云尤骑来麾下。将军高坐动清瞩,耀目骊黄转颦蹙。
贵人岂耐反复看,随意指挥付圉仆。万蹄云卷风轮旋,标别骥驽须臾间。
坐中欠伸骏马致,材官狞目来鞿牵。喷沫嘶腾忤呵叱,将军颐动微作色。
应声轰逐风雨来,万袂齐麾昼曛黑。马闻駊騀还长鸣,将军贵人且莫喷。
贵人雅擅九方号,厩中上驷皆无论。粗材宜伏盐车去,莫累将军相马名。
七月十五月正圆,中元遗俗知奉先。乱后人家生事薄,游兵逻卒犹喧阗。
山乡路阻无纸钱,江村月落烹细鲜。新魂旧魂百战死,孤儿寡女双泪涟。
陈生归来泉石下,独居一屋如磬悬。洁膳孝养复何有,幽轩洒扫花竹妍。
青藜之羹荐香饭,翠壶之茗烹清泉。二亲避地海中渚,顾影百拜心悽然。
荷衣破碎暮雨急,枕书不寐思去年。烽火连天暗锋镝,遗骸满野飞乌鸢。
兰盆酒果谁复设,若敖之鬼啼秋烟。连兵搆祸今未已,疲民重敛何敢言。
喜闻王师下闽海,庙堂元宰方筹边。桓桓诸将奋忠烈,义气思欲吞腥膻。
下方野人日矫首,旄头早落闽中天。人有居,鬼有享,卖刀买犊耕山田。
移根得地对幽轩,香叶苍然已可怜。他日定为梁栋具,耽耽大厦倚晴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