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杏香边翠竹中,幽禽两两立东风。不知毛羽红多少,却得人呼十二红。
猜你喜欢
豆子山,打瓦鼓。
扬平山,撒白雨。
下白雨,取龙女。
织得绢,二丈五。
一半属罗江,一半属玄武。
豆子山:即豆圌山,在绵州。
扬平山:未详。
罗江:县名,在四川省北部。又是水名,在罗江县东。玄武:县名,即今四川省中江县。
本篇运用各种主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一条瀑布。先写瀑布的来路。在豆子山能听到溪涧里的流水声象打鼓似的,到扬平山就见到流水冲击石块,溅起的水点象下雨一样。由鼓声联想到娶新妇,由下雨联想到龙女,由龙女引出织绢,织出的绢,便是这条瀑布。最后交代瀑布的去向,一半流到罗江县,一半流到玄武县。全诗想象丰富,用的比喻非常质朴,表现出民歌独特的风趣。
闻君踏雪访梅花,不怕苏堤十里赊。老子怯寒那敢出,地炉榾柮是生涯。
一锡东归雪正深,孤峰片月助禅心。道门亦有参方者,踏遍空花何处寻。
明时深沭宠恩偏,老赋宜休世共贤。青眼阅人聊戏耳,黑头为宦已皤然。
公卿出饯东门祖,童仆归耕负郭田。方丈蓬壶应咫尺,醉游莫惜杖头钱。
尚记登临日,春王正月中。冰霜凝野寺,灯火彻行宫。
未续青山梦,居然白发翁。鼎湖名尚在,惆怅泣遗弓。
长门春锁月溶溶,绣柱金铺翠自封。忽听马啼惊欲曙,多年不候景阳钟。
殿头昨夜报春残,尽放宫人赏牡丹。独有沈香亭北畔,一枝偏许八姨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