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齿食所系,食以系我生。齿脱宁不忧,其系本非轻。
近来渐脱二,脱者尽之萌。既脱不复留,留者亦难撑。
留如汎虚槎,脱如凿深坑。编生如相辅,豁一傍须崩。
生食原相资,今作水火争。妨食生必妨,死理端可明。
完业譬大族,恃子在守成。其子无锢心,先荡黄金籯。
屋售继失居,田鬻还绝耕。沟瘠谅在眼,身家同一倾。
触类有攸感,我赋脱齿行。
猜你喜欢
弃微名去来心快哉,一笑白云外。知音三五人,痛饮何妨碍(ài)?醉袍袖舞嫌(xián)天地窄。
抛弃那微不足道的名位,归隐后多么畅快,笑声传到白云外。三五个知心朋友相聚,无所顾忌地开怀痛饮又有什么妨碍?酒足饭饱后挥袖起舞,只嫌天地太窄。
参考资料:
1、墙峻峰等注评.元曲三百首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15.07:第114页
2、邓元煊主编.元曲品读:四川辞书出版社,2015.08:第190页
清江引:曲牌名。南曲属仙吕入双调;北曲又叫《江儿水》,属双调。五句。字数定格为七、五、五、五、七。多用为小令。微名:微不足道的名声。这里指作者视功名权力如浮尘。去来:源于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,指归隐。白云:比喻归隐。知音三五人:典出《论语》。三五,本是约数,表示人数不多。
此曲开头便以“弃微名去来心快哉”直陈主题。视功名为微名,体现了其不追名逐利的性格态度。“弃”是主动放弃,贯云石本是将门勋臣的后裔,年纪尚轻便仕途畅达,将来必定大有作为,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,毅然辞官而去,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择,自然比平常人的境界要高出一等。
接着,“一笑白云外”正是对“心快哉”的进一层阐释。此时,作者已摆脱了丑恶官场,身处“白云外”,即回归田园,乐享自然之趣。这对于热爱自由的贯云石而言,的确值得放声“一笑”。这五个字承接上文,语气短促,畅快淋漓。
“知音三五人”句中隐含了作者辞官后南游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相知之事,其中包括他在梁山泊与渔翁吟诗夜话,在普陀山同诗僧鲁山共赋美景,与各路知音诗酒唱和。摆脱世俗桎梏,回归本性,又兼有好友相伴,自然生起“痛饮何妨碍”的豪兴。这几句描写环环相扣,意境浑成,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自在与痛快。而最后一句“醉袍袖舞嫌天地窄”夸张而不张扬,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、豪迈奔放的性情。这种酒后流露真性情的描写,更显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。
这首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,笔调率真,性情豪放,生动展现了作者蔑视功名、豪放不羁的形象。
温风忽来振柯叶,翻覆手间重变雪。天公作事岂容料,坐使南人惊旷绝。
朝来送客到江浒,冻骨凛凛吹欲折。归来席户已迷漫,芋火拨残灰没灭。
眼中所历要摹写,拙笔难书非被掣。叩门好事忽有饷,一盏径能生脸缬。
昌黎咏雪故雄健,取喻未免收琐屑。争如欧苏两仙伯,一白解遮群丑瞥。
我今困客乃自困,韩非说难竟死说。戏诗还与作官同,大错知合几州铁。
形坏影亦灭,有神竟何依。漠漠空木中,岂知经四时。
以此为长年,谁人不同归。儿孙汝勿泣,朋旧汝勿悲。
岁月易经过,冥默终相期。
蟠桃结实许谁偷,笑作承华殿里游。
紫辇不留青鸟去,小儿空识茂陵秋。
几日东风吹冻雪,麦苗乾死埋沙尘。客床敧枕睡不稳,寒气偏寻老病身。
沈沈夜色涵窗白,却讶微云弄山月。开门澹荡雪满空,拂面犹疑柳花湿。
二气交感天地通,千林玉立天无风。蓬莱宫阙堕人世,三日不见车马踪。
溪光冉冉独长眠,抱膝酣看树杪烟。风雨梦中过一岁,藤萝洲上送残年。
青山长得酬杯酒,白雪何人问简编。煮茗幽窗春亦好,深居宁肯受人怜。
草舍密还稀,编篱枕钓矶。
鸭群迎棹去,牛背晒衣归。
风紧浪千叠,村深柳四围。
倚樯无与语,数雁失斜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