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有三吴客,天寒重所思。梅花何处发,春信隔江迟。
雪月摇疏影,山村出几枝。罗浮遥入梦,邻笛不须吹。
猜你喜欢
故人元不乏,犹问白头翁。此夜漳园赋,谁当谢朓工。
小儒矜倚马,薄俗谓雕虫。尔自黄初际,翩翩作者风。
若石居冥(míng)山之阴,有虎恒窥(kuī)其藩(fān)。若石帅家人昼夜警:日出而殷(yīn)钲(zhēng),日入而举辉,筑墙掘坎以守。卒岁虎不能有获。一日,虎死,若石大喜,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。于是弛其惫,墙坏而不葺(qì)。无何,有貙(chū)闻其牛羊豕(shǐ)之声而入食焉。若石不知其为貙也,斥之不走。貙人立而爪之毙。人曰: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其死也宜。
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,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。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。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,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,筑墙、挖坑来防守。一年结束了,老虎不能有所捕获。一天老虎死了,若石很开心,自己认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危害的动物了。从此,他放松了警惕和防备,墙坏了不补,篱笆坏了也不修。忽然有一天,有一只貙听到他家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去并吃它们。若石不知道它是貙,赶它走,但貙并不离开;貙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。有人说:若石只知道其中一个而不知道另一个,他死了也活该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阴:山的北面。恒:常常,经常。窥:窥视,偷看。藩:篱笆。帅:同“率”,率领。警:警惕。卒:终,完毕,结束。岁:年。毒:危害。弛:放松,放下。葺:修补。无何:不久。貙:一种体小凶猛的野兽。豕:猪。斥:呵斥。走:跑。以:用。人立:像人一样站立。但:只。宜:应该,应当。备:防备。殷钲:敲响金属。举辉:点起篝火。
青青东门柳,岁晏复憔悴。(见《邺侯家传》)
良弓摧折久,谁识是龙韬。(见《吟窗杂录》)
旋沫翻成碧玉池,添酥散出琉璃眼。(《赋茶》)
门径俯清溪,茅檐(yán)古木齐。
红尘飘不到,时有水禽(qín)啼。
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,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。
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,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庆等.唐人绝句百首译注:江苏教育出版社,1988年:384
俯:向下。古木:年代久远的树木。红尘:指世俗社会。飘:一作“飞”。
水禽:水鸟。
首句“门径俯清溪”,是写别墅的大环境:门前有路径相通,门外有清流一道。这是极为幽雅的去处。有路,则幽人自往来;有溪,则可以濯吾缨。句中一个“俯’’字,充满动态感,表现出居舍与清溪的距离和高下。
第二句“茅檐古木齐”,是写别墅的小环境;茅屋为舍。古树参天。这是极为简朴高洁的去处。茅屋,则绝无世俗的铜臭;古木,则可渗透人世的沧桑。句中一个“齐”字,极写茅檐处境之高雅幽静。
第三句“红尘飘不到”,实中带虚,既写出了别墅远绝尘嚣的妙境,也隐含着诗人飘然出世的逸情。作者从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脱身出来,休憩在这绝尘脱俗的所在,感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轻松与解脱。生理上,耳目所及,皆山光水色,涛声松韵;心理上,不必再思考进退得失,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枪。诗人对这种情况,充满了自慰与自豪。
末句“时有水禽啼”是写实。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,众生自在,人鸟同乐,不时传来水禽安然的啼声。只写其“啼”,未状其貌,大约是远在门外溪中之故。而“时有”二字。说明啼声不断,此起彼落,使得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,而是充满生气。
这首诗用欣赏的口吻描绘自己乡间别墅的幽雅环境。诗写得清淡脱俗,格调超逸高古,不事雕琢而神韵自佳。南朝诗人谢灵运的“池塘生春草”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,以为天然妙句。裴度“时有水禽啼”之句,似亦尽得其妙。
点墨无聊笔易乾,残山败水太荒寒。江南烽火连天黯,无怪峰峦不耐看。
一撒轻云埋晓凉,等闲曾入汉宫庄。千年抛掷瑶池远,化作云阶月地香。
太霞洞口采金芝,千岁山南听碧鸡。煮石鼎中饶绿薤,封书函外有丹泥。
度关僧寄娑罗树,入市人传木客诗。又抱瑶琴向阴洞,青禽啄碎碧梧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