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胆空房多悸。那更鸟啼蛩嚏。帘卷看银河,心与繁星俱碎。
红泪。红泪。长浸合欢翠被。
猜你喜欢
吐出情丝千缕。写就鸳鸯新谱。隔著小红墙,惹起相思何苦。
迟暮。迟暮。折赠天涯芳杜。
门在垂杨阴里。楼枕曲江春水。一阵牡丹风,香压满园花气。
沈醉。沈醉。不记绿窗先睡。
籊(tì)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(cuō),佩玉之傩(nuó)。
淇水滺(yōu)滺,桧(guì)楫(jí)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(xiè)我忧。
钓鱼竹竿细又长,曾经垂钓淇水上。难道不把旧地想,路远无法归故乡。
泉源汩汩流左边,淇水荡荡流右边。姑娘长大要出嫁,父母兄弟离得远。
淇水荡荡流右边,泉源汩汩流左边。嫣然一笑皓齿露,身佩美玉赛天仙。
淇水悠悠日夜流,桧木桨儿柏木舟。驾车出游四处逛,以解心里思乡愁。
参考资料:
1、姜亮夫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120-122
2、王秀梅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23-125
籊籊:长而尖削貌。尔思:想念你。尔,你。致:到。
泉源:一说水名。即百泉,在卫之西北,而东南流入淇水。行:远嫁。
瑳:玉色洁白,这里指露齿巧笑状。傩:通“娜”,婀娜。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。
滺:河水荡漾之状。楫:船桨。桧、松:木名。桧,柏叶松身。驾言:本意是驾车,这里是操舟。言,语助词,相当“而”字。写:通“泻”,宣泄,排解。
此诗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。全诗四章,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。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,可分两大部分,前后各两章,分别成一层意思。
开头两章,是远嫁姑娘的回忆,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。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:“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”,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,这是多么惬意的事,不可能忘记。可惜眼下身在异乡,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,“岂不尔思,远莫致之”。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。泉水、淇水,逐渐远去;父母兄弟,逐渐远离。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,最使人难忘。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,思念之情不可抑止。第一章、第二章共八句,重点在回忆,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。
第三、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:希企。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,故乡亲人都见不到。回忆激起的情怀,化作热情的企望: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。三四两章,便是想像回乡时的情景。淇水、泉水依然如故,“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”,与第二章两句一样,只是句子位置变化一下,实际上是用复沓的手法,表示重来旧地的意思。这时候,出嫁女已不再是姑娘家时持竹竿钓鱼那样天真了,而是“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”,一副成熟少妇从容而喜悦的样子:故乡,我终于回来了!仿佛为了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,这位少妇又到淇水。不过,这次不是钓鱼了,而是“桧楫松舟”,乘船游赏。不过,旧地重游,也不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。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,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。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,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。所以,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,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。
飞雪。飞雪。柳絮漫天时节。青青芳草池塘。斜日闲阶昼长。长昼。
长昼。深院下帘人瘦。
洗尽铅华。记苧萝西畔,曾浣溪纱。徵歌莺语滑,学舞燕飞斜。
携暮雨,掩朝霞。别馆贮娇娃。采莲歌、魂销千载,何况夫差。
婵娟偏在君家。羡朱楼罨画,杨柳藏鸦。鶤弦时一弄,羯鼓醉三挞。
无限恨,向梅花。清泪染琵琶。待学他、鸱夷少伯,共泛仙槎。
翠岩森秀爽,蟠结混沌初。
唐朝遇藻鉴,胜景方发舒。
飞泉注碧潭,流觞绕双鱼。
烟霏足奇态,雅称幽人居。
刘郎赋丹青,诗思尚有余。
使其亲试目,发兴当何如。
年来颇湮厄,亭馆几邱墟。
寺僧杀风景,古木半剪除。
骚人罢登临,过客徒欷嘘。
物理不终否,蓬藋新芟锄。
松篁亦欣荣,垂条再扶疏。
伊余事幽讨,徙倚聊与娱。
寄傲引壶觞,招隐携琴书。
涓辰此卜筑,何羡诸葛庐。
自笑秋来似转蓬,偶然飞落过山中。
一灯幽馆菊花雨,孤枕小楼梧叶风。
涉世悠悠旋磨蚁,怀人杳杳寄书鸿。
浮生何予光阴事,抵死相催作老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