绸缪倏已分,望望犹伫跂。岂无相交人,外同中乃异。
夫子夙所慕,爰结金兰契。眷言资谅直,矧重仁与义。
荏苒四十年,气合恒一致。皎皎松柏心,永矢在终岁。
猜你喜欢
东风吹大河,河水日夜流。严装逝将归,祖送河上头。
故乡六千里,迢遥望荆州。违别岁年远,耿耿桑梓忧。
恭承当宁命,去去无淹留。焉知同袍者,临分意绸缪。
凡庸谅猥鄙,贪惏复蟊■。良农治田穑,稂莠在芟除。
倬彼仁贤士,怀负经世具。皋陶陈知人,周公躬吐哺。
如何后来者,当道昩所务。所以君子心,恻恻存永虑。
好游人老,秋鬓芦花共色。征衣犹恋去年客。古道依然黄叶。谁家萧瑟。自笑我、如何是得。酒楼仍在,流落天涯醉白。孤城寒树美人隔。烟水此程应远,须寻梅驿。又渐数、花风第一。
几年欲放濂溪棹,今见舂陵故里人。冉冉浦莲应自好,青青窗草几回新。
图书待尔传无极,风月于吾觉有神。此去得师应自别,酒中且赠一丸春。
寥(liáo)廓(kuò)凉天静,晶明白日秋。
圆光含万象,碎影入闲流。
迥(jiǒng)与青冥合,遥同江甸(diàn)浮。
昼阴殊众木,斜影下危楼。
宋玉登高怨,张衡望远愁。
馀(yú)辉如可托,云路岂悠悠。
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,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。
太阳光包罗万象,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。
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,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。
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,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。
宋玉登高埋怨秋气,张衡望远产生秋愁。
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,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?
参考资料:
1、彭国忠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10-11
寥廓:空旷深远。晶明:明亮耀眼的样子。
圆光:指日光。万象: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。碎影:细碎的光影。闲:静。
迥:远。青冥:形容青苍幽远。指青天。江甸:指遥远的江边。甸,通“淀”。
阴:指阴气。殊:绝,离。危楼:高楼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沮水》:“危楼倾崖,恒有落势。”
张衡句:张衡《四愁诗》中有“侧身东望涕沾翰”、“侧身南望涕沾襟”等。
馀辉:即余晖,比喻天子的恩泽。云路:上天之路,升仙之路。喻仕宦显达。悠悠:形容遥远。
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。首联上句“寥廓”、“凉天”皆点出物候变化,暗指试题中的“秋”。下句更是明点“白日”、“秋”,直接破题。二联上句正面写日光,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,且一“碎”字形容出水波摇动,更显动感。三联从远处落笔,更分“青冥”、“江甸”上、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。且“合”字可见上句为静态之描写,下句“浮”字为动态之描写。四联从近处落笔,以“昼阴”、“斜影”衬写日光,“殊”、“斜”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,点出诗题之“秋”字。五联用典,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,古人以悲秋为传统,故此联亦有点题之意。然末联突起,一反上联之悲凉情调,代之以对仕宦之向往,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结室何须大,能无俗务侵。静虚摊卷处,高洁入云心。
蕉叶抽窗翠,盆鱼乐藻阴。公馀思太古,雅韵寄瑶琴。
龟常曳尾岂非乐,鹤已铩翎徒自伤。造物今知不负汝,北窗夜雨默焚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