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粟初分我,花仙不吝人。烟霞三亩宅,草木百年身。
影入青霄旧,香传白石新。为谁工态度,本自惜精神。
翠竹旁通径,绯桃正隔津。生忧儿女狎,莫摘老夫嗔。
坐久风回席,行迟露在巾。当时尊玉茗,平地隐冰轮。
收敛还真性,生成荷大钧。相逢山水地,一笑武陵春。
猜你喜欢
日日经行只小园,静支邛竹听鸣泉。此时心事何人共,素壁题诗第几篇。
丘壑吾将老,何妨日闭关。物随时共适,心与世俱閒。
乱水皆通海,疏林不碍山。幽栖惬真性,渐喜鬓毛斑。
稻粱犹足活诸雏(chú),妒敌专场好自娱。
可要五更惊晓梦,不辞风雪为阳乌。
稻粱已足够养活你那些小鸡,你还在斗鸡场妒敌自鸣得意。
可要五更司晨唱晓叫人早起,不辞风雪为召唤朝阳而喔啼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枫.唐诗宋词元曲(二):线装书局,2002:728
2、福州市二轻局机械修造厂工人理论组.历代法家诗词选译:福建人民出版社,1976:149-151
稻粱:指鸡饲料。雏:小鸡。妒敌专场:指斗鸡彼此敌视,都想斗倒对方,独占全场。
可要:岂要,岂愿。晓梦:指清晨时的美梦。辞:避开。阳乌: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鸟,比喻君王。
《战国策·秦策》说:“诸侯不可一,犹连鸡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。”用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不能一致的诸侯割据势力。此篇取这一比喻加以生发,借以揭露当时的藩镇。诗的头两句说:鸡的稻梁食料已足以养活其幼雏,但它们却互不相容,以独霸全场为乐。比喻藩镇虽割据世袭,或已高宫厚禄,荫及子孙,但仍为各自私利而彼此敌视,相互火并。“可要五更惊稳梦,不辞风雪为旧乌?”这两句是说:鸡的本心岂愿在五更时惊扰自己的酣梦,不辞风雪报晓,以迎接太阳的升起呢?比喻藩镇虽有时在表面上秉承朝命,但本心并不愿意为朝廷效力。
这首诗借鸡为喻,揭露藩镇跋扈利己、贪婪好斗的本质。结合唐武宗会昌年问讨伐刘稹时的情况看,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。诗中抓住鸡的特性,联系藩镇的种种表现,或直接讽刺,或进行反挑,虽不免有比附的痕迹,但由于诗人对讽刺对象的本质发掘较深,却能以犀利辛辣取胜。这首诗充分表示出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愤懑,体现了诗人坚持统一、反对分裂的迫切要求。
阿咸名瓒用圭字,梧竹丰姿夐清致。诗书法律多指明,卜筮阴阳探肯綮。
驱驰仕路廿余年,奉公守法心弥坚。清谈肯学王夷甫,仗义尝怀鲁仲连。
山晚江寒春雨疏,比来消息定何如。
竹舆行倦异乡县,赖得金楼引睡书。
何人夜作秋虫号,吟诗坐对山有高。
想当龙门夺锦袍,从臣拱手看挥毫。
衡茅咫尺临江皋,浮光滟滟翻金涛。
满帆何处乘风艘,千山过眼同奔逃。
不妨鱠鲤兼炰羔,酒酣起舞如飞猱。
醉中往往笑成咷,一时辈流籍湜翱。
嗟予蹇肃意郁陶,七年坐困山林牢。
迩来天旱地不毛,釜鱼薪蚁何嗷嗷。
谁能读诗夜焚膏,只益心蓬增目蒿。
丈人纯白羞桔槔,终日抱瓮忘其劳。
今春属国纷旗旄,两淮供亿争鸣鼛。
干戈载戢弓其弢,此行辅弼环萧曹。
蒿街伫见悬酋豪,买牛卖剑犊卖刀。
我虽不饮当潄醪,堆盘况有瑶池桃。
鹿鸣会赋嘉定敖,予衰尚可追风骚。
又说池阳去,先寻弄水亭。且藏双眼碧,归对九华青。
栗稻霜才穫,云房夜莫扃。有来无逸驾,勒驾有山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