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洋风起钓丝飞,梦里渔蓑此夜归。明日冷香桥上望,海鸥相对便忘机。
猜你喜欢
袨(xuàn)服华妆着处逢,六街灯火闹儿童。
长衫我亦何为者,也在游人笑语中。
元宵节时,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,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;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。
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?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。
参考资料:
1、费振刚.元好问暨金人诗传(上):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5:113
2、严敬群,章斯予.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:金盾出版社,2011.05:59
3、邱芬.节日诗词:黄山书社,2012.06:58
4、柯孔标.古诗文名句分类手册:浙江文艺出版社,2011.07:76
袨服:盛服,艳服,漂亮的衣服。华妆:华贵的妆容。着处:到处。闹:玩耍嬉闹。
长衫:读书人多穿着长衫。何为:为何,做什么。
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,"袨服华妆",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,”六街灯火“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,前两句用元夕日,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、升平的气象,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,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,抒发情感作铺垫。
而三句一转,用“长衫”对“炫服华妆”,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。一个隐晦的发问,包含着辛酸的自嘲,严峻的自责,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。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,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。
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,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,手法上,用乐景抒哀愤之情,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,含蓄动人,意味深长。
行尽清溪到水涯,好山环绕故人家。
寥寥一犬柴门外,只隔桥东几树花。
尽道君家教育深,义方高作霭儒林。
彩衣已是真郎贵,紫诏方旌昔日心。
鲤每趋庭惟独立,鹤常和子自鸣阴。
此之能事人方信,胜积籯中十万金。
杨柳千条复万条,断肠攀折在今朝。剩枝不许黄莺坐,留结同心寄洛桥。
十月江南野色分,渔庄荻浦见沙痕。若为剪取吴淞水,著我微茫笠泽云。
噫吁嘻雄哉,俯视人间崔且嵬。气势平分千雉出,精华远接万峰来。
赫赫民瞻那可及,耽耽尔辈情胡急。此石孤高插汉霄,朝岚暮霭相呼吸。
南燕归飞岭外翔,北鸿敛翮衡阳立。楚天云雨梦魂残,粤地风烟眄望难。
绝塞空留玄菟想,炎荒错拟白狼看。三时磨洗乌孙佩,光射阴山片石寒。
羁人久对生奇状,寄言李广弓休向。饮羽精诚莫漫尝,置此金兽西岗上。
九折无停波,三光如转烛。
玄珠人不识,徒爱燕赵玉。
祖龙已深惑,汉氏远徇欲。
骊山与茂陵,相对秋草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