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道无委辙,邪蹊多旁通。周旋一失足,百川不可东。
所以古人介,蚍蜉视三公。去此日云远,谁能蹑其踪。
伟哉康大夫,仰止柳下翁。华构揭巨扁,烈烈生清风。
岂比桃李花,森如千丈松。下焉鞭埃氛,上焉追鸿濛。
愿言坚砥柱,屹向横流冲。心乎苟勿替,会见收奇功。
猜你喜欢
羲农去巳远,淳风散浇漓。世人竞柔媚,强笑甘嚅唲。
和光溷流俗,古道谁复趋。有美老彭裔,侃侃坚自持。
毅然介如石,安能事脂韦。如彼周行道,坦坦无他岐。
灵台既澄澈,四体常舒怡。嗤彼侧媚者,扰扰徒何为。
受爵于公朝,拜恩于私室。大义久不明,知己皆私昵。
将军怀国恩,成败弗所恤。依违为袁氏,晚举犹未失。
惜哉群疑萃,一蹶太仓卒。平生欠谋面,忠烈感吾笔。
使我早识公,救败岂无术。犹当歌正气,坐待桑榆日。
寻常巷陌奈君何,忍唱尊前青兕歌。海岛田横心自壮,天门陶侃翼空摩。
千秋北府兵无敌,一水南徐夜有波。何日黄龙奠杯酒,髑髅饮器发横拖。
江南秋草色,不染道人心。片笠随终始,孤舟得滞淫。
乾坤幽梦破,风雨夜钟深。万里冥鸿意,于今喜陆沈。
淮(huái)阴北面师广武,其气岂只吞项羽。
君得李佑(yòu)不肯诛。便知元济在掌股。
羊公德行化悍夫,卧鼓不战良骄吴。
公方沉鸷(zhì)诸将底,又笑元济无头颅(lú)。
雪中行师等儿戏,夜取蔡州藏袖底。
远人信宿犹未知,大类西平击朱泚(cǐ)。
锦袍玉带仍父风,拄颐长剑大梁公。
君看鞬(jiàn)橐(tuó)见丞相,此意与天相始终。
淮阴:指韩信,韩为淮阴人,后又封淮阴侯。广武:指李左车,汉初名将兼谋士,曾受封广武君。
李佑:叛首吴元济的勇将,李愬设计擒之,厚待,佑感恩献计,助李愬破蔡州。元济: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。掌股:掌握之中。
羊公:指羊祜。
鸷:勇猛兼且深沉。无头颅:吴元济被囚至京师,斩于独柳,其夜,即失其首。
雪中句: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。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。
远人:指蔡州吴元济等人。信宿: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。西平:李愬父李晟,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。朱泚:唐卢龙节度使。
锦袍玉带:李晟、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,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,激励忠义。拄颐长剑:佩剑耸起,碰及面颊,喻大将威仪风度。大梁公:大凉公,李愬以功封凉国公,食邑三千户。
鞬橐:古代盛弓箭之具。丞相:指裴度,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。天:皇帝、皇朝也。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。
这首诗气势恢宏,语词铺张,大有山谷诗风。惠洪虽未列名《江西诗社宗派图》内,但人皆视其为江西诗社中人。全诗简洁精炼,沉着雄辩,突出地表现出李愬足智多谋、忠君爱国的大将风度。李愬(773-821),唐代著名将领,洮州临潭(属甘肃省)人。公元816年(唐宪宗元和十一年)任唐、随、邓州节度使,与叛将吴元济(时任申、光、蔡三州节度使)相邻。他表面松弛军备,以麻痹叛敌,暗中整顿军伍,善待降人。次年冬,乘雪夜突袭蔡州,生擒吴元济,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奇袭之范例。他亦因此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,封凉国公,时人为立祠塑像、题诗绘图。诗中惠洪把李愬与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提并论,甚至认为李愬的功绩超过了韩信。
药壶旧悬红杏林,瓜庐今在清江浔。南柯太守了无梦,东陵故侯同此心。
灌园自捧汉阴瓮,抱蔓别作黄台吟。□我坐驰三百里,何由缩地重相寻。
每侍尊公侧,颜开白玉温。相期成远器,何事作归魂。
舐犊能无泪,瞻乌尚有恩。苍天不可问,端遣几人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