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丈水晶宫,一点青螺湿。云暗鼎龙归,竹随湘女泣。
猜你喜欢
昔人曾与白云游,我欲登临一写忧。风满征帆停不得,烟波回首思悠悠。
山城多鸣鸟,有鸟集豕背。豕走鸟不飞,閒自啄其喙。
禽兽有蠢灵,所见非所在。偶集我眼中,怪事书所未。
诗酒会消寒,阅微启精邃。肴馔列羽虫,雉鸽推群类。
野鹜落凫飞,天鹅寂雁唳。羽翼竞丰盈,鸡鸭薄滋味。
嗟此握爪拳,何甘投鼎鼐。失足由网罗,大半为食饵。
吾观高冈凤,一举烟云翅。又观空山鹤,长鸣风雨晦。
岂不值饥渴,饮啄得素志。誓不争食栖,适性行无碍。
同席解鸟语,雅人必深致。莺鸣求友声,非欲弄清脆。
鹦鹉学人言,从俗求妩媚。声同应实殊,浮沈在聋愦。
苟无真知音,鲜勿割所爱。不见桀之犬,可向陶尧吠。
万峰如剑载前来,危阁横空信险哉。
对此玄休长叹息,方知刘禅是庸才。
每到春来一惘然。人间何事有情天。秋月春花诚幻迹。
留惜。年年虚梦与缠绵。
今日寻春情意懒。谁管。一天梨雨落呤肩。怪底山禽啼不歇。
春别。花开何不使长圆。
姑苏台上乌啼曙,剩霸业,今如许。醉后不堪仍吊古。月中杨柳,水边楼阁,犹自教歌舞。
野花开遍真娘墓,绝代红颜委朝露。算是人生赢得处。千秋诗料,一抔(póu)黄土,十里寒螿(jiāng)语。
落日中,姑苏台上乌鸦悲鸣。那些野心勃勃的江山事业,如今又在哪里?一场醉后来凭吊古今。月色下的杨柳,水边的楼台阁榭,还有那些学习歌舞的女孩子们。
真娘的墓前开满了野花,绝代美女从此消失了,就如同朝露一样。怎么才能不白白的虚度光阴,多少年后成为写诗的题材,那怕是一座孤坟,只有坟里的寒螀相伴。
参考资料:
1、叶嘉莹.王国维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6:74-79
姑苏台:在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,相传为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。霸业:指称霸诸侯或维持霸权的事业。今如许:现在成了这个样子。不堪:不能承受。吊古:凭吊往古之事教歌舞:教女孩子们演习歌舞。
真娘墓:在今江苏苏州虎丘。真娘:唐代名妓。绝代红颜:举世无双的美女。诗料:写诗的素材。一抔黄土:指坟墓。寒螀:寒蝉。
此词上片写吴王阖闾姑苏台,下片写唐代名妓真娘墓。前者象征王者霸业,后者象征红颜朝露。何谓“犹自教歌舞”,这是出自《吴越春秋》。阖闾“欲兴兵戈以诛暴楚”,“霸天下而威诸侯”,乃将“善为兵法,辟隐深居”的孙武请入宫中,操练兵法,并听从伍子胥“兵者凶事,不可空试”的诤言,忍痛让孙武将操练中充“军队长”却“掩口而笑”,不听将令的二名宠姬处斩。夫差则相反,“昼假官于姑胥之台”,醒来请太宰喜解梦,竟听信其“乐府鼓声”、“宫女悦乐琴瑟和”之类谗言,愈益纵欲荒淫。如用今天的话来说,阖闾不爱红妆爱武将,以姑苏台为练兵场的不肖子夫差却只爱红妆弃开装,姑苏台成了纵情声色的歌舞场。
然而,王国维主张“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,不可用政治家之眼”。“君王枉把平陈业,换得雷塘数亩田”。如同隋炀帝最后只换得数亩葬身之地,吴王阖闾的霸业也仅留下一座荒废的姑苏台。故词云“醉后不堪仍吊古”。反之,真娘虽沦落风尘,其墓上却开遍野花,赢得了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吟诗,洒下同情之泪。“千秋诗料,一抷黄土”,这就是“通古今而观之”的诗人之眼里的又一个“人间”。
碧藓常封径,红尘不到门。处卑谦德厚,用拙道心存。
制作追前古,穷探到本源。每思灯火夜,时得耳高论。
江渚春生雨,山楹夜宿云。箨鳞穿石锦,节粉带书芸。
玄玉昆刀削,素丝并剪分。鱼竿方问野,凤管已招君。
莫作宣房楗,还歌华泽文。露零忻鹤警,星度恐萤焚。
影似风棂见,声如雪幌闻。裁冠终有制,作屋更无氛。
移植惊燕叟,盘根识楚妘。中郎挥墨汁,宗伯侑炉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