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年折桂羡才良,别驾琼南近故乡。一叶扁舟渡炎海,满天霖雨洗蛮方。
千山岩谷春光暖,万井桑麻化日长。指日政成应奏最,鸣珂伫看入明光。
猜你喜欢
草茫茫秦汉陵阙(què),世代兴亡,却便似月影圆缺。山人家堆案图书,当窗松桂,满地薇蕨(jué)。
侯门深何须刺谒(yè)?白云自可怡悦。到如何世事难说,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,不见一个豪杰!
秦汉的帝王坟墓已经埋在茫茫草野之下。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,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,司空见惯。我家里堆的是书画,窗前栽的是松桂,满地长的是薇蕨。
侯门深似海,何必去拜访呢,白云自有自己的快乐。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。看茫茫天地之间,竟见不到一个英雄,一个豪杰。
参考资料:1、《元曲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年7月版,第1049-1050页。
拟:模拟。张鸣善;元代后期散曲作家。此曲从内容看,可能是模仿张鸣善《水仙子·讥时》。陵阙:指帝王的坟墓。山人家:山居的人,作者自称。堆案图书:形容藏书丰富。案,桌子。薇蕨:皆草本植物。伯夷、齐叔不食周粟,隐居首阳山、采薇而食。后世以“薇蕨”为隐者之粮。
侯门:泛指官宦显贵人家。刺谒:求见、拜访。刺,类似后来的名片。
悠悠我行迈,邈在天一方。道路无终极,时节异炎凉。
路逢故里亲,挥泣问家乡。妻子离别久,不知今存亡。
中原多白骨,城邑聚豺狼。远去无僮仆,思还绝糇粮。
寄语家中人,远行良可伤。
景公昔繁刑,市中有鬻踊。为感晏子言,汤网三面纵。
治典有重轻,所贵因时用。谲谏果何补,期会适巧中。
吾友小豪子,援溺怀隐痛。系铃期解铃,铃解反吾颂。
雨露本天功,贪天虑惑众。对此纪念物,聊借碧纱幪。
持置香案前,晨夕伴清供。
贺监赐湖名价高,云山吟赏抽江毫。
澄波杳渺醉欲去,烟光水月留归舠。
泥滑滑十步,棱挣五步蹶。我行欲借东,家驴一蹶翻。
然四蹄折呜,呼宁可徒行。费脚力驴死,家贫偿不得。
隘道临深壑,俯阑千仞强。
惊禽忽独去,怪石偶成笔。
月下芙渠色,风前{禾罷}稏香。
反惭群动息,幽意更徬徨。
驱马出京华,疲民尽怨嗟。孤臣难报国,老客不思家。
酿雪观云气,占风看月牙。翻思未遇日,啸傲寄烟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