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梦飞行万山顶,下视黄河如汲绠。
仰观明星万银饼,青天倒垂碧瑶鼎。大冶神光赤霞炯,我暂窥之百夫警。
东北玄云突如猛,上冲层霄失参井。若华欲舒震方炳,人间寂寥万物瞑。
猜你喜欢
咫(zhí)尺春三月,寻常百姓家。
为迎新燕入,不下旧帘遮。
翅湿沾微雨,泥香带落花。
巢成雏长大,相伴过年华。
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,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。
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,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。
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,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,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。
燕巢早已筑修好了,连小燕子都长大了。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咫尺:距离很近。比喻春天的短暂。咫,古代称八寸为咫。
燕子秋去春来,巢于檐下,民间视为吉祥物。“寻常百姓家”即借鉴刘禹锡的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、趋炎附势,主人也“不下旧帘遮”,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。“巢成雏长大,相伴过年华”两句,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。它们双宿双飞,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。燕子的自由自在,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;燕子之乐,足见诗人之乐。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,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。
首句一个“咫”字,指八寸,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,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。“寻常百姓家”借用了刘禹锡的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,不嫌贫爱富的质朴、高尚的品格,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。第三句“微”形容雨之小,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,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,“泥香带落花”描写了春天温馨、幸福的场面。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,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,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。
十日春风隔翠岑,只应繁朵自成阴。樽前可要人颓玉,树底遥知地侧金。花界三千春渺渺,铜槃十二夜沈沈。雕槃分篸何由得,空作西州拥鼻吟。
风骨多儒相,为师不惮贫。买书高着价,避酒屡辞巡。
经学传门弟,缌衣葬里人。怀君桑梓旧,宁比异乡亲。
绾瓶行百步,池在小桥东。抱瓮虽无忝,寒衣却未丰。
数畦仍待绿,十趾遂流红。口腹终同及,能无愧此童。
朱槿碧芦相间栽,蓬棚车水过塍来。
茸茸秋色浓如染,已有陂塘似镜开。
钱塘帝都会,西湖地灵杰。天目日夜翰,神瀵汇兹穴。
山拥三面螺,城弯半弓霓。谬余长五湖,斯往信所阙。
左相咏紫微,右枢和白雪。银榼渟宫醪,湘縢载珍飶。
篮舆日骀荡,皂盖风飘瞥。稍出清波门,驺声狎啼鴂。
色界纷送奇,目疲不得说。舟子方进篙,黄衫浪花撇。
俄然两高墨,顿使万象涅。天笑眵不收,块噫鼓中裂。
縠纹剪破碎,铁冠冒巀嵲。罗刹怒欲翻,鹫头奋仍掣。
此辈逞狂怪,西子頩不悦。骤雨面面来,蓬窗时时揭。
莫君如谢安,麈尾手徐挈。微谓郭长公,虽奇泛宜辍。
仙舟固所慕,角巾毋乃折。郭公笑王生,此变为畴设。
昨夜真宰过,颇畏灵秘泄。袖君斲轮手,更卷雕龙舌。
不见渼陂行,雷雨亦愁绝。玉立山未颓,鲸吞海仍竭。
携兴逼暮归,万燎吐明灭。
谬种千年《兔园册》,此中埋没几英豪。国方年少吾将老,青眼高歌望尔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