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丝将堕复举,好鸟急过遗音。
总是少年光景,只多往事关心。
猜你喜欢
滞雨通宵又彻明,百忧如草雨中生。
心关桂玉天难晓,运落风波梦亦惊。
压树早鸦飞不散,到窗寒鼓湿无声。
当年志气俱消尽,白发新添四五茎。
连绵的阴雨从夜晚持续到了天明,百般忧愁如同野草生长在雨中。
老天怎能知道我心里牵挂着昂贵的柴米,连做梦都会惊醒。
书上聚集的早鸦没有飞散,寒露沾湿了传到窗前的闷重鼓声,已听不清晰。
当年的壮志豪情都以消失殆尽,(而今只余)新添的四五根白发。
本诗以“忧”贯穿全诗,作者抒发了生活的艰辛;命途的不顺;生命的衰老。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。颈联从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。树上集聚的早鸦,是作者所见之景;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。又这些景物凄冷萧条,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。
此诗妙就妙在借物抒情的深厚功底,而且可以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叹,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伤。诗人借此诗抒怀,表达对时政的不满,以及对自己不能尽力抱负的伤感。
悟浮生。厌浮名。回视千钟一发轻。从今心太平。爱松声。爱泉声。写向孤桐谁解听。空江秋月明。
晚年阖闾国,侨寓陋巷屋。屋中无所有,事事不具足。
终不借人口,伸舌觅饭吃。以此大恣纵,骂人笑吃吃。
露寒曲槛红衣润,笑扶蝉鬓。徘徊临水照红妆,人比嫦娥差近。
倩得鳞鸿通问,对花消恨。把文何事不同论,论有尽、思无尽。
怪来御史府,坐榻不如初。曾是父坐处,而为子敢居。
道傍花发野蔷薇,绿刺长条绊客衣。不及沙边水杨柳,叶间开眼望郎归。
长日无风亦自清,疏篁况复满秋声。几回睡醒窗前月,疑是瑶阶佩玉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