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信里见兰荪,酾酒刲羊庆德门。箧有端溪鸲鹆砚,赠君收取好贻孙。
猜你喜欢
鸠杖初扶鹤骨殊,峥嵘头角见家驹。宁论莱子能娱綵,共喜终童可弃繻。
壁水长流供谷饮,研田逢岁足经畬。春盘春酒桑弧会,悬取尧民击壤图。
万里辞家事鼓鼙(pí),金陵驿路楚云西。
江春不肯留行客,草色青青送马蹄。
你就要离开家乡,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,通往金陵的驿路上,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,渐渐地向西飘去。
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,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。
参考资料:
1、霍松林.《历代好诗诠评》: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年:第195页
2、禾稼.《小儿唐诗三百首》:吉林美术出版社,2002年01月:第4页
事鼓鼙:从事军务。鼓鼙,军用乐器。金陵: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,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,这里即指润州。楚云西: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,这里指送别的所在。
行客:过客;旅客。草色青青:形容草长得好(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)。
“万里辞家事鼓鼙”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,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。诗人想要强调的,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;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,是要去执行军务。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。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,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。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,便是意味着“人生不相见,动辄参与商”了。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“事鼓鼙”。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,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。
“金陵驿路楚云西”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。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。这里的金陵即润州,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,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。
“江春不肯留行客”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,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,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。
“草色青青送马蹄”,化用了“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”的意境,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。两位友人并驾驱马,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。
全文句句、字字都倾注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,以春天春草“不肯留”“送马蹄”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。
去年闻雁江湖边,尔时异乡望白云。今年雁南身更北,可怜送目怀居人。
我生羁旅自南北,雁飞何为亦远役。浮云满天我无翼,相与因风寄消息。
鸣呼二子遂如此,里半凄凉谁与归。
生养死藏情永痛,霤号野哭涕徒挥。
久悲前辈子无岁,今叹期文事转非。
独到青灯哦楚些,西风猎猎飓帘衣。
饱挹台城白鹭秋。又骑黄鹄上江州。恩波浩荡三千里,多少人家愿借留。
□寿斝,菊香浮。姓名还喜到宸旒。片□□□□□□,□振□□□下流。
匹马萧萧出海邦,轻裘缓带碧油幢。望悬合浦人千里,歌彻骊驹笛一腔。
方岳诸侯谁是长,文章国士已无双。凭君保障消残垒,不必谈兵筑受降。
功名不可为。
忠义我所安。
秦穆先下世。
三臣皆自残。
生时等荣乐。
既没同忧患。
谁言捐躯易。
杀身诚独难。
揽涕登君墓。
临穴仰天叹。
长夜何冥冥。
一往不复还。
黄鸟为悲鸣。
哀哉伤肺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