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祥孝感出双鳞,更有姜诗善事亲。何事今人不如古,终宵举网向溪滨。
猜你喜欢
满庭诗境飘红叶,绕砌(qì)琴声滴暗泉。
门外晚晴秋色老,万条寒玉一溪烟。
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,铺满了整个庭院,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。步上台阶,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,哦,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。
走出门外,已是夕阳西下,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时的姿彩。只剩下冷森森的万竿绿竹。沉沉的暮烟正从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腾起来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枫,桑希臣.唐诗宋词元曲二:线装书局,2002.01:第659页
2、刘斯奋,刘斯翰.唐宋诗词彩图辞典:花城出版社,1990年11月第1版:第103页
绕砌:石阶。
万条寒玉:玉质清凉,故称寒玉。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洁之物。此指寒竹。
首联写韦处士郊居庭院景物,起句描写整个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,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、纹饰斑斓,极富诗情画境。所以,诗人以“诗境”二字赞叹共庭院之奇景妙境,虽然抽象,但却绝佳,堪称微妙夺神。而韦处士并不去清扫地面的红叶,顺其自然,一任红叶飘落,表现出韦处士喜爱、欣赏自然野趣的兴致。次句写韦处士室内弹琴,那清泠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,从琴声流荡之间,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,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,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。古代弹奏琴声,多有觅求知音的寓意。此处,写琴声有暗泉相伴,暗示出韦处士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。
次联写韦处士郊居门外的景物。三句写门外正是秋晚黄昏晴好的天气,放眼望去,满目秋色,一个“老”字,点染出秋色的苍翠浓深。末句以“寒玉”、“溪烟”之意象描摹秋色之“老”。“寒玉”,一般形容清冽雅洁的物象,如水、月、竹。此诗“万条寒玉”,是形容、描摹韦处士门外生长了茂密的苍翠挺拔的青竹,好像万条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耸立于尘世。“一溪烟”,是写韦处士门外临近一条溪流,那溪流从万条寒玉之间穿过,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潆漾水气,更烘衬出韦处士郊居的清幽、雅洁,特别是“寒玉”意象更具隐喻意味,似乎衬托并象征着韦处士的人格与精神。全诗一句一景,按照“满庭”与“门外”两截描摹,借境写入,见境知人,耐人寻味。
稍觉香熏鼻,还思酒人唇。
盈缸止三斗,可拨瓮头春。
为订登高约,裁笺尽日忙。鹤鸣频倡和,驹隙易参商。
落帽晨空过,题糕愿待偿。展期开胜会,佳话续重阳。
湖面蘋吹碧,岩腰菊吐黄。联翩争拾级,婉娈喜成行。
迟客僧开径,窥人鸟坐墙。微霜寒石室,疏桁静禅房。
竹籁添朝爽,茶烟飏午凉。青精分枣饵,白堕泛萸觞。
选胜穷幽磴,探奇出上方。解衣同磅礴,掉臂任清狂。
雁塔题摩藓,雷台屦试芒。乘风高阁立,待月小亭望。
席布谈徐纵,歌徵兴倍长。双声翻绛树,三叠谱霓裳。
倚笛云都遏,横琴耳更洋。旋宫知换律,刻羽看调簧。
易水首收筑,雍门韵绕梁。观棋猧乱局,品画客登床。
地僻尘缘隔,秋深桂子香。鸿飞留雪爪,鳷擘壮诗肠。
砵击红裁候,珠联翠剪刚。烟霞供吐属,天地共低昂。
竞病争䤹句,尖叉孰擅场。百篇才重李,四杰首推王。
凤岭思陈迹,乌台演旧章。群贤皆入室,馀子亦升堂。
罚例依金谷,摛词异醉乡。遥峰千稿本,大块一行囊。
所慨天心异,凭谁国步匡。采风馀板荡,论世感沧桑。
外侮交相逼,殷忧未易搪。处裈多蚤虱,同室况蜩螗。
缺孰金瓯惜,冥如擿埴猖。釜鱼徒泼泼,幕燕故翔翔。
薇蕨看谁采,安危在自强。二仪催短景,一笑下崇冈。
唱晚渔歌起,吹归牧笛扬。人声喧夕照,鸦影乱疏樟。
屐齿无前后,游踪互较量。回头烟霭合,黛色郁苍苍。
绣衣有缘志冲天,谈笑挥兵用命前。借箸留侯知有后,誓江祖逖勇居先。
一时蛇豕俱风靡,万灶貔貅解甲眠。如此贤劳端为国,咏歌当见太平年。
御笔亲批翰长衔,夜开金殿送瑶缄。
平明玉案临宣室,已见龙光出傅岩。
圣代逍遥一角巾,西来况尔识予真。园扉半掩琴书静,庭树相依鸟雀驯。
荒径自怜苔色古,白衣宁待菊花晨。天涯风雨聊成醉,坐惜冲泥送酒人。
二更灵籁起烟萝,高会何妨尽叵罗。肝胆惬时兰气合,芰荷深处玉人多。
尊开北海还招客,兴极南楼漫放歌。不是因君拚一醉,白云明月奈秋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