蕲峰中断马头分,古道离颜共白云。交手再三挥手去,萧凄畏对楚关曛。
猜你喜欢
鲁粤犹然称二东,八千里路在其中。与君此地舟车别,秋色平分近远同。
六节翩翩指北翔,臣谊翻令友情长。星分楚野迷千岫,思入燕天共一方。
素馨花、在枝无几。秋入阑干十二。那茉莉、如今已矣。只有兰英菊蕊。霜蟹年时,香橙天气。总是悲秋意。问宋玉、当日如何,对此凄凉风月,怎生存济。还未知、幽人心事。望得眼穿心碎。青鸟不来,彩鸾何处,云锁三山翠。是碧霄有路,要归归又无计。奈何他、不长天远,身又何曾生翼。手拟芙蓉,耳听鸿雁,怕有丹书至。纵人间富贵,一岁复一岁。此心终日绕香盘,在篆畦儿里。
雁塔题名故事存,泮宫镌柱又增新。十行诏下方求士,千佛经中定有人。
锦绣燐斌涪水画,风雷变化集英春。公卿皆向此途出,岂待区区佩瓀珉。
桂花岩下月初来,上尽层楼复上台。塔畔烟收星错落,城边露下水萦回。
平日鹓鸾接武中,汪汪每叹不能穷。暂烦朱毂图遗爱,方信清时是至公。
千载难期人物盛,一时休叹马群空。何妨坐啸追陈迹,应有新诗袭素风。
凤髻(jì)蟠(pán)空,袅(niǎo)娜(nuó)腰肢温更柔。轻移莲步,汉宫飞燕旧风流。谩催鼍(tuó)鼓品梁州,鹧鸪飞起春罗袖。锦缠头,刘郎错认风前柳。
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,袅娜腰肢温润轻柔。转移变换莲步,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。鼋鼓疾响演奏《梁州》舞曲,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。送上锦缎缠头,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。
参考资料:
1、蘅塘退士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年11月版:第361页
2、蒋星煜等.元曲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年7月版:第174-175页
3、夏征农等.辞海(缩印本)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1月版:第2341、2418页
飞燕: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。鼍鼓:用鼍皮蒙的鼓。鼍,即扬子鳄。梁州:指《梁州》大曲。刘郎:一般采用刘晨、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,喻指情郎。
“驻马听”是这首小令的曲牌。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。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。“凤髻蟠空,袅娜腰肢温更柔”,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。“轻移莲步,汉宫飞燕旧风流。谩催鼍鼓品梁州,鹧鸪飞起春罗袖。”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。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,用轻衫飘舞、莲步轻移、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,和汉宫赵飞燕“旧风流”的恰当联想,以及突出鼍鼓频催、《梁州》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,简练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。“锦缠头,刘郎错认风前柳”用作为观众代表的“刘郎”眼光,用他“错认风前柳”的幻觉形象,渲染、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。
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,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,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,其用语之典雅、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