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萧易水表前名,叹息荆卿事未成。壮士秦廷空浪死,衣冠是日仅偷生。
膻尘遂染寒风色,茄管宁知变徵声。最下流头经马饮,春来岸草尚欹倾。
猜你喜欢
接舆叩木狂歌处,犹有清泉出翠微。不学痴人供水递,肯分馀润及柴扉。
七瓯已办煎茶厄,三咽能忘啜菽饥。身寄吴门声利窟,更思冰洞濯尘衣。
午发沅江县,微风一棹安。山趋南嘴尽,水入洞庭宽。
极浦澹空翠,芳洲生暮寒。萧萧惊岁晚,天外雁声残。
玉瓶沽(gū)美酒,数里送君还。
系马垂杨下,衔(xián)杯大道间。
天边看渌(lù)水,海上见青山。
兴罢各分袂(mèi),何须醉别颜。
玉瓶中装着美酒佳酿,已经送别了数里地,该是返回之时了。
把马系在垂杨下,在大道上饮酒。
远望天边看到幽幽绿水,遥远的海上看到隐隐约约的青山。
酒兴过后就要分别了,你们快回去,不要看到酒醉离别的悲伤情态。
参考资料:
1、中华书局编辑部.中华唐诗鉴赏辞典初中卷.北京市:中华书局,2007年:156-158页
2、毛佩琦.李太白集:插图本.沈阳市:万卷出版公司,2008年:224-225页
沽:买。
垂杨:即垂柳。
渌水:清澈的绿水。
袂:衣袖;分袂,指离别。
首联“玉瓶沽美酒,数里送君还”写携酒送别。唐诗中的离别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酒香,这首诗更是如此,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: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,送君数里,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。这两句好像平平叙述,实际上蕴含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:瓶为“玉瓶”,酒为“美酒”,从容器的精致名贵和酒的香醇清洌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重视。这种感情在第二句更加明确:“数里送君还”,送君数里,可见为了送别朋友走了很长的路,惜别之情见于言外。
颔联“系马垂杨下,衔杯大道间”紧承上句,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,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。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,所以送别诗中常见柳色依依。系马于垂柳之下,举杯于大道之间,作者通过两个前后相承的动作,营造出一种开阔畅达的意境,暗示出这并非是一次黯然销魂的伤情之别。需要提出的是,这两句语言虽舒缓平易,却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,垂杨、大道、系马、举杯,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柳阴送别图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扬州地处内陆,并不靠海,也没有十分广阔的水域,所以颈联“天边看渌水,海上见青山”当是作者与友人谈话的内容,而非眼前实景。不管是久别重逢还是即将离别,相知的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,这两句是对朋友说:此去一行,你将会有许多美好的经历,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欣赏大海的美景,可以在广阔的海面上见到缥缈的青山。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寄寓着对朋友的衷心祝福,不见勉励之辞而暗含勉励之意,景色的描述中凝结了深厚的情感,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。
有了颈联两句展望美好前景所作的情感铺垫,最后一联的豁达结尾也就水到渠成了:“”畅饮美酒、畅谈友谊,但终究还是要离别。作者好像在劝慰朋友:既然等待你的将是丰富美好的旅程,那么就快点启程吧,我们不须作小儿女的离别时的伤情之态,甚至饯别的酒也不须喝醉。将这次离别当成一个美好旅程的开始,将来重逢再细叙别后种种……
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,惜别而不伤别,语言平易自然,意象开阔疏朗,情调昂扬乐观,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、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。
五十少公卿,三十老举子。世间老与少,不必较年齿。
我观宦达人,颜色自丰美。癯者忽易腴,变化一日耳。
人言老再少,信是有此理。我为老诸生,流落逾二纪。
四十又过四,淟涊百僚底。说老已十年,何况真老矣。
壮气推幽忧,发白面目缁。宁有再少时,一衰乃如此。
何郎穷过我,齿发亦相似。闲居傲轩裳,臞腹满经史。
时时吐光焰,丽句落窗几。谁家肯终惠,试此足千里。
空令坐穷独,阁户今扫轨。宦达世共慕,闲旷我所喜。
丈夫生世间,要自发奇伟。富贵何足云,功名半张纸。
古来傲世士,良是穷乃止。未有如子年,忼慨隐廛市。
我不愧公卿,愧此少居士。
急雨收志斋景开,蓬仙岭客岛云来。
千丛撷秀牙铺雪,万臼研膏杵震雷。
池上落英留绿叶,眼中飞絮点苍苔。
去年醉墨今重看,笑领诗翁潋滟杯。
高梧傍层楼,隐翳崖寺古。森森露井寒,荫此六月暑。
秋风动地至,柯叶遽如许。依依别故林,黄落半粘土。
凉蝉不复号,惊鹊时自语。一夜绕空枝,愁绝两翅羽。
元年春及王正月,半夜天回使者星。五凤文章能并世,伯鱼诗礼久趋庭。
云边宫阙时时到,马上河山处处经。政德犹如太史令,玉堂郁郁旧毡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