摇落文星第几重,尚馀地望厌乔松。无瑕白璧千人赏,极品黄金一手镕。
私淑难期蝇附骥,英才并荷鲤登龙。翩然仙去骖鸾鹤,天上玉堂定册封。
猜你喜欢
抠衣曾记晋霞觞,正喜兰馨继桂芳。的派向宗宋理学,替人为衍汉文章。
谱评香茗邀鸿渐,诗记清游步荔裳。名士挟册塘上过,著书先问郑公乡。
是诗忠孝王家千柱宫,东坡作吏五年中。
中和堂上东南颊,独有人间万里风。
徵文考献愿弥奢,骨董穷搜谢傅家。黑夜寒江生脱险,秋坟枯树死开花。
鬼神有意酬殊绩,桑梓何修灿墨华。最佩目光朗如炬,采风都取正而葩。
弱龄给将命,磬折趋辕门。军谋不可测,折冲词令间。
非有矢石劳,亦无文墨烦。兹晨饯行迈,三爵少尽欢。
枯桑何萧萧,岁暮风色寒。出入慎尔仪,勿谓贵能官。
所希歌皇华,周爰历咨宣。
红杏初生叶,青梅已缀枝。阑珊花落后,寂寞酒醒时。
坐闷低眉久,行慵举足迟。少年君莫怪,头白自应知。
鬓棱初翦玉纤弱。早春入、屏山四角。少年买困成欢谑。人在浓香绣幄。
霜丝换、梅残梦觉。夜寒重、长安紫陌。东风入户先情薄。吹老灯花半萼。
上片“鬓棱”五句,忆年青时情景。言室中伊人刚剪成了一种有棱有角的鬓发新式样,其形体纤弱,更显得婀娜多姿。春天的气息早已从屏风四周向房中渗透进来。在春暖花香之时,有位少年男子在这香气弥漫的绣屋中偷懒假寐,引起了屋中伊人善意的取笑。
下片“霜丝换”四句,叙老年情景。言如今这位少年已是人老体衰,发如秋霜,处境犹如凋零的梅花,也似黄粱梦醒。虽然身处繁华似锦的临安都城,但老人的感觉恰如夜深寒重一般压抑;春风虽象从前一样吹拂着室中的灯光,然而老人也只感到它只是为了要吹灭灯光,吹残梅花,而没有了以前年青时代感受到的春的温情。
全词直叙今昔对春的感受,愈发显出了词人对老境凄凉的深有体会。此词与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词: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”。两相对照参阅,则可见吴词之直,辛词之曲也。
少小乐新岁,老大悲除夕。除夕胡然悲,夕除不再获。
所以古昔人,靡不重相惜。入市无富贫,买酒竞追适。
惟有天涯心,欲遣难自掷。思发即千里,恍就桑间席。
相忆徒惘然,取醉苦量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