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将游侠侣,化作力田俦。器已看销剑,耕还重佩牛。
雄风三尺杳,细雨一犁收。弹去馀空铗,售来控短鞦。
春山新路索,秋水旧纯钩。镰锷飞霜失,鞭丝带月浮。
锋无驰马试,刍并牧羊求。扣合长吟角,鸣终不羡韝。
乌犍忙竞逐,紫电懒重抽。顿弃青萍质,时开白石讴。
宝光沉远塞,笛韵绕平畴。渤海传良吏,心深保聚谋。
猜你喜欢
胸中磊落藏五兵,欲试无路空峥(zhēng)嵘(róng)。
酒为旗鼓笔刀槊(shuò),势从天落银河倾。
端溪石池浓作墨,烛光相射飞纵横。
须(xū)臾(yú)收卷复把酒,如见万里烟尘清。
丈夫身在要有立,逆虏运尽行当平。
何时夜出五原塞(sài),不闻人语闻鞭声。
胸中自有军事谋略,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,空怀豪情。
草书如同行军打仗,书写前喝酒,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,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,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。
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,在烛光的照耀下,下笔纵横如飞。
瞬间就完成草书,又端杯饮酒,就像打了一场胜仗,消除国难,恢复了太平,感觉酣畅淋漓。
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,有所立身,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,应当去平定他们。
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?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,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,而没有人语声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新龙.《陆游文集3》:中国戏剧出版社,2009.08:第92页—第93页
2、王新霞,胡永杰.《壮心未与年俱老陆游诗词》:山东文艺出版社,2015.06:第64页—第65页
磊落:众多错杂的样子。五兵:即古代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等五种兵器,此处借指用兵韬略。峥嵘:山势高峻的样子,此处喻满怀豪情。
槊:长矛,古代兵器之一。银河:天河,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,望去像河。
端溪石池:指端砚,为名砚。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,古属端州。
须臾:片刻,一会儿。烟尘清:比喻战斗结束。
丈夫:大丈夫,陆游自指。在:存。立:指立身处世,即立德、立言、立功。逆虏:指金侵略者。运:国运,气数。
行:将。五原塞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,汉时曾从此处出兵,北伐匈奴。
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,由于胸藏五兵,欲试无路,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。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:笔力千钧,如银河从天倾泻;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,诗人走笔纵横,真是“左盘右蹙如惊电,状同楚汉相攻战。”(李白《草书歌行》)诗人把为国平胡尘的战斗场面和整个草书的过程(蓄势、疾书、书成)以及高度的草书技巧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了。比喻的运用也十分成功。“须臾收卷复把酒,如见万里烟尘清”,写出扫敌人,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。“何时夜出五原塞,不闻人语闻鞭声!”最后两句呼应开头,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参加收复国土战斗的迫切心情。给人展示了一幅夜袭敌营的生动画面,而诗人纵马疾驰、英勇矫健的身影也跃然在目。
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,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。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,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。诗人从作草书联想到用兵,表现他时时处处不能忘情于收复国土。最后,诗人又从书、酒之中返回到现实,盼望着早日出关塞、平逆虏、立军功。
明月满沧洲。长江一意流。更何人、横笛危楼。天地不知兴废事,三十万、八千秋。落叶女墙头。铜驼无恙不。看青山、白骨堆愁。除却月宫花树下,尘坱莽、欲何游。
已啭春风百鸟声,斩新飞雪满江城。漫天乾雨纷纷闇,到地空花片片明。
白玉九衢惊晓起,黄云千亩看秋成。更怜洗尽年年瘴,山鬼忧幽不敢行。
不见溪头荔子丹,尚馀碧叶满空山。水流百折成巴峡,山列围屏拥画阑。
粳稻满田冬不刈,渔翁举钓晚犹安。闽州自古多无恙,不许痴儿睥睨看。
蝶粉蜂黄春习习,无言立在栏干侧。情怀不胜风日香,离别那堪杨柳色。
花飞花飞飞若何,美人红泪沾香罗。天路苍茫不可涉,水潗潗兮山峨峨。
共老林泉忍暂分,此生应不识回文。几枚竹笥送德曜,
一乘柴车迎少君。举案品多缘涧药,承家事少为谿云。
居然自是幽人事,辄莫教他孙寿闻。
吴中粳稻甲天下,我种薄田当水涯。梅霖本为岁太旱,百亩其如数口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