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石谈天学不传,谁从太史访星躔。阶符色正欃枪伏,试把璇玑测盖天。
猜你喜欢
军兴三载急追呼,长吏曾知疾病无。不向田园触旧赋,又从瓜果索新租。
儿童入市愁心切,妇女提筐泪眼枯。一举义旗民日促,后人从此薄征诛。
闻道巫山县,秋深好白醪。
形神须此物,觞咏本吾曹。
马杓胜鹦鹉,羊羹当蟹螯。
暮寒催渴肺,径欲卖青袍。
世争趋捷径,君独掩柴关。
名利红尘老,诗书白日闲。
情恬神气逸,琴淡古风还。
谁识冥冥意,轩裳咳唾间。
十年曾宿焦山寺,浪急天寒少客行。
明日片帆仍远道,一时双眼复孤城。
暮山欲尽离尊歇,黄叶全稀白发生。
别后故人无限忆,隔江同见月初盈。
春暮池塘夕照时,峰环路转步迟迟。绿油晴泻三篙水,红杏香凝万斛脂。
趁暖燕泥黏柳絮,怜芳蛛网罩花枝。兴阑归去篮舆速,刻烛联吟七字诗。
除夕更阑(lán)人不睡,厌禳(ráng)钝滞(zhì)迎新岁;
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买。
二物于人谁独无?
巷南巷北卖不得,相逢大笑相揶(yé)揄(yú)。
栎翁块坐重帘下,独要买添令问价。
儿云翁买不须钱,奉赊(shē)痴呆千百年。
更阑:午夜时分。厌禳:谓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,或致灾祸于人,或降伏某物。钝滞:迟钝呆滞。
就中吴侬(nóng)仍有余.侬:我。
揶揄:是对人的一种戏弄,嘲笑时用语。
怎生来宽掩了裙儿?为玉削(xiāo)肌肤,香褪(tuì)腰肢。饭不沾匙(chí),昨如翻饼,气若游丝。得受用遮莫害死,果诚实有甚推辞?干闹了多时,本是结发的欢娱,倒做了彻骨儿相思。
为什么宽掩了绸裙?是因为肌肤损削,玉腰消瘦。吃饭不愿沾匙,睡觉像翻饼一般折腾,呼气细微像游丝。但只要能生活在一起不害怕性命,果然是真心诚意,万死也不推辞。可惜白白地闹腾这么久,本来是结发夫妻的欢乐生活,到头来却成了彻骨的相思。
参考资料:
1、天下阅读网.折桂令·寄远
怎生:为什么。为玉削肌肤:因为玉体减少了肌肤,即人消瘦了。香褪腰肢:腰肢瘦了。游丝:空中飘飞的细珠丝,比喻气息微弱。遮莫:即使。
起首一问,实是自怨自艾,却引起了读者的注意。裙儿宽掩,自然是因为身体减瘦的缘故,以下接出“玉削肌肤,香褪腰肢”的答案,自在意料之中。但我们并不觉得累赘,这是因为它强调了女主角的消瘦憔悴,且从“玉”、“香”的字样中,暗示了她在此前的年轻美丽。“自从别后减容光”,古代年轻女子玉削香褪,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。然而本曲所写女主角相思断肠的表现却不同寻常,细腻如绘而又令人触目惊心。“饭不沾匙,睡如翻饼,气若游丝”,活画出一位吃不香、睡不着、病恹恹的多情女子的形象。这三句同往后徐再思《蟾宫曲·春情》的“身似浮云,心如飞絮,气若游丝”,都是曲中善于言情的名句。女子忍受着相思的折磨,而作者则进一步揭示出她一往情深、至死不悔的内心世界。“得受用”的两句对仗,纯用方言口语,内容十分感人。支持着女子的信念,仅是“受用”与“实诚”,但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,这两点也已深得爱情真谛的精粹。末尾的三句,显示了事与愿违的结局;语中虽含怨意,却仍表现出她不甘现状,愿为争取美满理想的实现而继续作出牺牲的心志。既有缠绵悱恻的外部表现,又有坚贞不渝的内心独白,这就使读者不能不为女主角生发出深切的同情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曲题作《寄远》,也就是说女子的自白全都是对远方丈夫的倾诉。这样一来,女子的怨艾、诉苦、申盟、述感,都更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性与个性化的色彩。“干闹了多时”,“本是结发的欢娱,倒做了彻骨儿相思”,于本身的含义外,还带上了某种似嗔似娇的情味。诗人能将闺中思妇的心理,语言表现得如此深切,是令人为之击节叹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