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溪溪上绿初匀,晓日瞳曨霁景新。
五马先声才出郭,九农和气已生春。
教条颁布人心悦,父老醺酣德意亲。
从此惰民俱力穑,会看优最上严宸。
猜你喜欢
忆昔曾闻南渡初,里人最赏白社徐。
君如竹林有隽子,我类犬子睎相如。
君子何翅一头出,李杜齐名真是溢。
唱酬纵许并流传,安有隋珠混燕石。
我今鬓发衰且残,君乃春秋富未阑。
后人纵使加讥弹,韩也固豪郊自寒。
旅馆江湖苦往来,那堪时节并相催。雪当腊尽寒才见,梅在春前冻未开。
野客过期空具黍,山童不语讶停杯。相思独坐寒斋晚,禁得边城鼓角哀。
笙歌欢罢散离筵,水色朦胧蘸宿烟。山响疏钟何处寺,
火光收钓下滩船。微云过岛侵微月,古岸平江浸远天。
归梦已阑风色动,孤帆仍要住无缘。
华州回道士,来到岳阳城。
别我游何处,秋空一剑横。
七闽虽远地,王事有程期。
已试文无害,定知才不羁。
仙山观日处,云海落潮时。
会府多休暇,新诗倘见贻。
西园花落深堪扫,过眼韶华真草草。
开时寂寂尚无人,今日偏嗔(chēn)摇落早。
昨朝却走西山道,花事山中浑未了。
数峰和雨对斜阳,十里杜鹃红似烧。
西园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,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,转眼即逝。
盛开的时候寂寞孤独,却无人发现;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。
昨天去了西山一趟,山上的花还开着。
一边是山峰还在承受风雨的余威,另一边是浓云散开天空已露出了夕阳。
参考资料:
1、陈永正.人间词校注【M】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79(122).
2、王传胪.王国维与人间词【J】.四川:四川大学学报,2002:22(8).
西园:汉上林苑又称西园。过眼韶华:谓经过眼前但随即消逝的春光。草草:匆忙仓促的样子。
寂寂:孤单,冷落。嗔:责怪。摇落:凋残,零落。
浑未了:全然没有结束。
杜鹃:杜鹃花。红似烧:红得像野火。
这首词以写景为主,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,让人深思。
前两句“西园花落深堪扫,过眼韶华真草草”是写景伤春。由春花凋零已尽,过眼韶华强调花期本就不长。但今日的西园之花是“开时寂寂无人,今日偏嗔摇落早。”盛开之时寂寞孤独,无人发现;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来者的感慨悲哀。说明上天给人才能,又让他绝世而无知音。“开时寂寂尚无人,今日偏嗔摇落早”,就是这种“怨”的一个变相的反映。
接下来,王思维笔锋一转,展现了人超脱的一面。所谓“无待”的境界。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无人欣赏就不存在,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。只不过作者借“山中”的“花事”表现出来。
“昨朝却走西山道,花事山中浑未了”,山中花比园中花有更强的生命力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当你换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人生的时候,你对人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感悟:“”这两句所写景物很美丽,而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丽。
一向年光有限身,
等闲离别易销魂。
酒筵歌席莫辞频。
满目山河空念远,
落花风雨更伤春。
不如怜取眼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