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眼花生纸,羁怀棘绕墙。挑灯檐溜急,到枕漏声长。
响彻鸡埘曙,寒迎雁背霜。凄凉三径菊,无梦到壶觞。
猜你喜欢
挑灯拭眼聚诗材,撚断须时句欲裁。判却三更犹不寐,待渠明月过楼来。
郑子产有疾。谓子大叔曰:“我死,子必为政。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,其次莫如猛。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鲜死焉。水懦弱,民狎(xiá)而玩之,则多死焉,故宽难。”疾数月而卒。
大叔为政,不忍猛而宽。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(huán)苻(fú)之泽。大叔悔之,曰:“吾早从夫子,不及此。”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,尽杀之,盗少止。
仲尼曰:“善哉!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。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;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”《诗》曰:‘民亦劳止,汔(qì)可小康;惠此中国,以绥(qiú)四方。’施之以宽也。‘毋(wú)从诡随,以谨无良;式遏(è)寇虐(nüè),惨不畏明。’纠之以猛也。‘柔远能迩,以定我王。’平之以和也。又曰:‘不竞不絿,不刚不柔,布政优优,百禄是遒。’和之至也。”
及子产卒,仲尼闻之,出涕曰:“古之遗爱也。”
郑国的子产得了病。他:对子大叔说:“我死以后:,您必定主政。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:使民众服从,其次的政策: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:。比如烈火,民众望见就害怕它,所以很少死在其中:的。水柔弱,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,就很多死在其中:的,所以宽厚的政策:难以实施:。”子产:病数月后死去。
大叔执政,不忍心严厉,而施行宽柔政策。郑国因此:很多盗贼,他们:从沼泽地招集人手。大叔后悔了,说:“我早听从子产:夫子的,不会到此地步。”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,将他们全部杀灭,盗贼才:稍微被遏止。
孔子说:“好啊!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,民众: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:来纠正。政策:刚猛民众就受伤害,民众受: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:。用宽大来调和严厉;用严厉来补充宽大,政治因此而调和。《经》中说:‘民众也劳累了,差不多可以小小休息啦;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,用来安抚四方。’这是:施与民众以宽厚啊。‘不要放纵奸诈,用来防范邪恶;遏止盗贼肆虐,恶毒是不害怕美好的。’这是:用刚猛来纠正啊。‘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能够使大家亲近,这样:来稳定我们的王朝。’这是:用和缓的政策: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。还有《诗》:说:‘不争斗不急躁,不刚猛不柔弱,实施政策平和,所有的福祉汇集过来。’这是:和平的极致啊。”
等到子产逝世,孔子听说了,哭泣道:“他:是古代圣贤继承人啊。(【子产继承了】古人仁爱的遗风啊)”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服:使…服从。取:同“聚”。
萑苻:芦苇丛生的水泽,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。
汔:接近,差不多。从:通‘纵’。诡随:放肆谲诈。絿:急,急躁。遒:迫近,聚集。慢:对上司无理。
仲尼曰:“善哉!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。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;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”《诗》曰:‘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;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’施之以宽也。‘毋从诡随,以谨无良;式遏寇虐,惨不畏明。’纠之以猛也。‘柔远能迩,以定我王。’平之以和也。又曰:‘不竞不絿,不刚不柔,布政优优,百禄是遒。’和之至也。”
全文通过子产授政、大叔用宽以及孔子的评价,阐明了为政应当“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”,宽猛相济的观点。这种观点既是郑子产执政二十多年内政外交的经验总结,也是先秦儒家对历史政治统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。后来,它便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。文章观点鲜明,层次清楚,结构完整;善于运用通俗浅显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;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、言论,刻画人物性格特征,塑造了子产、大叔、孔子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历史短文。
寒冰四面照芙蓉,貂氅新沾香雾浓。黑水竟通星宿海,白山化作丈人峰。
鸾飞未觉三边险,莺语何妨九译重。之子之来谁最望,解将杂佩禦残冬。
平生忠孝彻幽冥,稽首龙祠鉴此诚。
自是皇灵频震叠,也知神力解因成。
片帆以往无多路,百里之间只一程。
目断长淮嗟往事,孤哀有泪落边城。
清波绿漾鱼鳞。净无尘。一任画船来去不留痕。
倚阑望,还惆怅,景中人。毕竟为谁閒却半湖春。
山水未深猿鸟少,此生犹擬别移居。
直过天竺溪流上,独树为桥小结庐。
乾坤仍献岁,车骑正归休。
礼乐今王作,门庭旧客留。
老余耽酒癖,贫有卖书谋。
所愿皇舆正,吾生岂浪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