薰风卷旆趣归程,十万儿啼满路声。
别恨江枫烟雨暝,愁云沙草晓波平。
毁鞭莫遂留行意,开宴聊伸恋德情。
从此吴人颂遗爱,棠阴千里日敷荣。
猜你喜欢
擗麟侑酒紫皇家,降乙开祥宝祚赊。
又见仙真奉瑶检,从教日月数金沙。
星明丙极方呈瑞,燕敞需云共拜嘉。
壑算的知天与人,大椿何必问南华。
河股东来得断垣,一龛清梵托旃檀。苍苔绕径无尘到,落日敲门借竹看。
风急帘光先送暝,春阴梅韵独禁寒。垆香深寂蒲团净,欲就山僧结淡欢。
波面铜花冷不收。玉人垂(chuí)钓理纤钩。月明池阁(gé)夜来秋。
江燕话归成晓别,水花红减似春休。西风梧井叶先愁。
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铜镜,好像谁将它丢在冷夜里不来收拔,哪位美人理出钓竿,将一弯纤细的月钩垂钓在湖中,月色澄明映池阁,夜来池阁秋风冷。
当年像双燕呢喃话归,清晨时劳燕分飞,各自西东,仿佛随着春意终结,水面上莲荷凋谢了艳红。瑟瑟西风吹过天井的梧桐,最感到悲愁的叶子先自飘零。
2、陶尔夫,刘敬圻著.吴梦窗词传吴文英: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8.:285
3、上彊村民选编.宋词三百首注评:凤凰出版社,2005:2404、(清)上疆村民编.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珍藏版宋词三百首:陕西旅游出版社,2003:156
5、刘卉宇编著.宋词菁华典评:太白文艺出版社,2009:281
铜花:铜镜。比喻水波清澈如镜。古代铜镜刻有花纹,故称铜花。纤钩:新月影,如钩,弯细的月影,约农历初二、三时的月亮。夜来秋:指比秋天还冷。
水花红:水边红蓼(liǎo),也叫水蓼,茎叶呈红色。晓:清晨时分。水花:荷花。春休:春天结束。梧井:井,即露井,无盖井。叶先愁:树叶先凋谢。梧井,取前《解连环》(暮檐凉薄)“叹梧桐未秋,露井先觉”词意,因梧桐落叶最早,由其叶落,即知秋至。
此词乃是借写西湖秋夜之景,以此来怀念旧人之作,全词造境清奇,情意深永。
上片寓情于景,绘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,奇幻优美。当时波平如镜,月影在水,而词人只觉得梧桐叶落,一派秋意,生动描绘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秋景图。“冷不收”是词人的刻意之言,说铜镜被遗落在凄冷的夜晚没有人收。陈洵在《海绡说词》里说:“‘玉人垂钓理纤钩’是下句倒影,非谓真有一玉人垂钓也。”“玉人垂钓理纤钩”营造了一个虚幻美丽的景象,写词人看见月亮倒映在湖水中,湖面竟然出现了一位“玉人”。这位玉人就是传说中的月宫美人嫦娥。月亮是真实的景物,而湖面的“玉人”是虚假的,这一真一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显示出词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,而且具有人情味。最后一句说池阁月夜冷寂方知已经人秋。“月明池阁”,点明词人身在池阁,欣赏月明西湖之景,而“夜来秋”写出词人在池阁上辗转难眠,只感到阵阵秋风袭来,分外奇寒,暗喻内心的凄凉。
下片回首当年与情人离别的情景,以西风井边梧桐落叶的萧瑟景色渲染悲凉气氛。
词人与情人在拂晓告别,看见湖水上的红莲都凋谢了,瑟瑟的西风吹得梧桐叶纷纷掉落。词人取江燕、水花的意象,描绘了一个劳燕分飞,花自飘零人自悲的凄惨景象。“水花红减”描写了西湖水面上娇艳的荷花凋败的景象,词人感叹时光的流逝,暗含对情人的相思之情。最后一句写景,却不仅仅是写景,景中见情,将词人悲切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。“西风”句是指西风吹拂梧桐,树叶瑟瑟抖动,如同悲秋,暗寓词人对飘零身世的深深感慨。
全词意境朦胧而清奇,情深而意重。
昔闻谢自然,今祠何女仙。
昌黎久不作,奇事相留传。
当其始生时,紫云光烛天。
炼服云母丹,红玉飞琼烟。
窈窕颜不老,霞帔尚翩翩。
琪花露含蕊,瑶水月在莲。
恍若坐深闺,真息长眇绵。
左携魏无人,右挟夏婵娟。
不入天台路,永同龙汉年。
随分栽蔬复种花,逐时温酒又煎茶。
两儿能售严州屋,便可归来共一家。
桓桓韩将军,当年谁寄目。岂无漂母食,亦有胯下辱。
雄剑一朝飞,举手拾秦鹿。风雷走倏烁,乾坤困驰逐。
荥阳广武间,楚汉寄我足。王业四百年,尺封屡翻覆。
赏厚岂势摇,功成乃身戮。所贵英雄人,岂甘草中伏。
谁为后来者?感此空碌碌。举头见青天,天边有鸿鹄。
有酒当歌,歌亦莫苦。来日如归,曾不俟我。牙须䰄䰄,积水生苔。
苔生水枯,使我心哀。青天为舟,日月为桨。渡我百年,他人嗣往。
蜉蝣匪短,嵩岳匪长。人悲有余,我乐未央。何用为乐,与彼婴儿。
仰视苍苍,生不自知。何用为乐?与彼草木。蒙蒙尔心,俾无饥渴。
何用为乐?与彼山阳。朝行九州,夕不遗光。何用为乐?与彼瓦石。
中无肺肠,饮食不得。何用为乐?与彼浮云。逢逢天飞,首尾无因。
何用为乐?与彼流水。出入鱼腹,长生无死。生死同寄,形影俱虚。
但当欢乐,终我须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