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你喜欢
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。
天与三台座,人当万里城。
朔南方偃(yǎn)革,河右暂扬旌(jīng)。
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。
山川勤远略,原隰(xí)轸(zhěn)皇情。
为奏薰(xūn)琴唱,仍题宝剑名。
闻风六郡(jùn)伏,计日五戎平。
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。
歌钟旋可望,衽(rèn)席岂难行。
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。
宗臣:世所宗仰的名臣。庙算:帝王的谋略。这句说,朝廷的策略是要休战。
三台:三公,唐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合称三公,虽无实权,但为大臣的最高荣衔。
朔南:指朔方南边。偃革:偃,停,止息;革,指士兵穿的甲胄,此借指士兵。偃革,停止战争。河右:即河西。指黄河以西的地区,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。扬旌:指发生战事。
宠锡:恩赐。仙禁:指皇宫。因禁卫森严,臣下不得任意出入,故称。光华:光彩明丽。汉京:此指长安。
原隰:广平低湿之地,此指朔方各地。轸:盛多。
为奏薰琴唱:《宁夏古诗选注》作“为奏熏琴倡”,此据其他版本改。
闻风六郡伏:六郡,原指陇西、天水、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,此泛指西北一带。伏,降伏。五戎:即五兵,指弓矢、殳、矛、戈、戟。此借指战争。
山甫:仲山甫,周宣王时为卿士,辅佐宣王中兴。此借指张说。留侯:汉初功臣张良的封爵。此亦借指张说。
“歌钟”句:用典。歌钟,编钟。旋,很快。衽席岂难行:衽席,此指卧席,引申为寝处之所。
四牡:《诗经·小雅》的篇名。常用来表示有功大臣的归来。君:指皇帝。履声:脚步声。
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。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,“朔南方偃革,河右暂扬旌”说明朝廷是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。同时,“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”,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彩。其实,张说出任朔方节度使,说白了就是贬官,作者把贬官写得如此荣耀,一则因为应制诗不能显出不满之意,二来这样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宽慰。后一部分主要赞扬张说的政治才能以及对他建功立业的期望。“闻风六郡伏,计日五戎平”,形象地说明了张说的治边才能。“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”,以仲山甫与张良来比喻张说,仲山甫与张良都是古代杰出的辅弼大臣,这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张说的钦佩。而结联“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”说“吾君”也盼望张说早日凯旋,对张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。
此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,就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兴战之心的暗中讽谏。当时唐玄宗送行诗中有“三军临朔野,驷马即戎行”、“戈剑靖要荒”等诗句,表明要耀武扬威,战服边疆,与张九龄同时的其他大臣奉和圣制诗,大多顺玄宗意,对朝廷兴战歌功颂德。而张九龄此诗开篇高擎“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”,指出朝廷开战的目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制止战争。针对唐玄宗尚战,张九龄为防微杜渐,希望能以讽谏感悟帝王兴战之心。这在“开元盛世”的背景下,实为难得。
玉衡固已骖(cān),羲(xī)和若飞凌。
四运循环转,寒暑自相承。
冉(rǎn)冉年时暮,迢(tiáo)迢天路征。
招摇东北指,大火西南升。
悲风无绝响,玄云互相仍。
丰水凭川结,零露弥天凝。
年命特相逝,庆云鲜克乘。
履信多愆期,思顺焉足凭。
慷慨临川响,非此孰为兴。
哀吟梁甫颠,慷慨独抚膺。
时节在变换,北斗星的斗柄改变了其所指的方向,太阳也好像飞到了高空。
四季在循环运转,寒暑相互接替。
现在的年时和日暮,就是天象运行的明证。
刚才招摇星还指向东北,时值二月,转瞬大火星就从西南升起。
到了秋季,时节的变换真是很迅速。悲风一直在吹,没有停歇的时候,乌云一直在接连不断地飘飞。
到了冬季水面都结冰了,天气十分寒冷,滴水成冰,露水都凝结了。
人生的岁月只管逝去,祥瑞的云彩很少被人乘坐使人得以升仙。
想按正道而行,实行忠信哪能靠得住呢?
孔子在水边的叹息——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不就是感慨人生短促而发的吗?
在梁甫山顶上想到这些,我不禁也悲愤地抚膺叹息。
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玉衡:北斗七星的第五星。这里代指斗柄,北斗的柄随着时节的变换而改变方向。骖:驾三匹马。羲和:日神,这里指太阳。凌:升高。
四运:指四季。承:接替。
冉冉:逐渐。天路:天象的运行。
招摇:即北斗第七星。招摇指向东北,时节是农历二月。大火西南升:大火星从西南方升起。这里是指世界变换迅速。仍:接连不断。庆云:一种吉祥的云气。履信:实行忠信的道理。思顺焉足凭:指按正道而行却又哪能靠得住。临川响:指孔子在水边的叹息。
梁甫是个地名,为泰山脚下一小丘,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甫山者,遂赋予《梁甫吟》悲凉的葬歌体特征。这首诗中陆机是在感叹岁月的流逝,人生的短促,虽然行为正直,仍然不免有种种忧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