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散无世用,为文乏天格。把笔日不休,忽忽有所得。
所得良自慰,不求他人识。子独访我来,致诗过相饰。
君子无浮言,此诗应亦直。但虑忧我深,鉴亦随之惑。
子在名场中,屡战还屡北。我无数子明,端坐空叹息。
昨闻过春关,名系吏部籍。三十登高科,前涂浩难测。
诗人多峭冷,如水在胸臆。岂随寻常人,五藏为酒食。
期来作酬章,危坐吟到夕。难为间其辞,益贵我纸墨。
猜你喜欢
海气迫虚渚,蚌吐冷光丸。暗潮携我何处,云势欲成山。
长惧阴崖阻隔,俯首冰弦弹折,往事不堪怜。一掬苍茫意,休郁两襟边。
天水合,星河没,起高寒。却笑遗世无计,揽镜看经年。
又悔身临巨壑,忽有惊飙吹落,月倚碧天圆。西牖鸣征铎,聊慰在人间。
簪奈都人漫共誇,未知异品出天涯。惟应蒋诩新开径,合种东瀛三友花。
欲作鱼梁云复湍,因惊四月雨声寒。
青溪先有蛟(jiāo)龙窟,竹石如山不敢安。
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,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。
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,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。
参考资料:
1、龚笃清.杜甫诗精选精注.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:207
2、韩成武张志民.杜甫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609
3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314-315
鱼梁: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,用木桩、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,置于河流中。但因为这里的水势险恶(“青溪先有蛟龙窟”),所以有“竹石如山不敢安”之说。
青溪:碧绿的溪水。
这首诗写浣花溪,状其水势浩大,借“欲作鱼梁”而抒情,非真“欲作鱼梁”也。因为“作鱼梁,须劈竹沉石,横截中流,以为聚鱼之区,因溪有蛟龙,时兴云雨,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”(《杜诗详注》卷十三引)。对此解说,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认为“是为公所愚也”。他说“须知‘蛟龙’之想,只从‘云覆’‘雨寒’生出,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”是有道理的。但浦氏以为这首诗“为作鱼梁而赋,而自况不凡”,则未免有点牵强。其实,这首诗并非什么“自况”,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心情绪。这才是“不敢安”三字的真实含意。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,无所奢求,但仍难保不测。诗中谓溪下有蛟龙,时兴云雨,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,却也十分形象化,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。这也正是诗人当时“三年奔走空皮骨”的心理状态。
梦随明月下秋旻,敛翅凝眸若有神。偶到洞天经赤壁,舟中逢著姓苏人。
淮海盘纡道路长,羁人心事正茫茫。江声白日收残暑,夜月青天在野航。
孤客岂堪闻谢豹,严关何意困宏羊。㟙山此去犹千里,河水东流济半黄。
大隐屏前烟水深,九霄云覆紫芝林。彤墀不作含香梦,丹洞忻传出世心。
恰破黄昏,一湾新月稍稍共。玉溪流汞。时有香浮动。别后清风,馥郁添多种。如相送。未忘珍重。已入幽人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