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月访诸邻,蓬居宿近臣。乌裘先醉客,清镜早朝人。
坏壁烟垂网,香街火照尘。悲荣俱是分,吾亦乐吾贫。
猜你喜欢
客舍逢君未换衣,闭门愁见桃花飞。遥想故园今已尔,
家人应念行人归。寂寞垂杨映深曲,长安日暮灵台宿。
穷巷无人鸟雀闲,空庭新雨莓苔绿。北中分与故交疏,
何幸仍回长者车,十年未称平生意,好得辛勤谩读书。
和气先来慰旅人,中宵温暖便知春。但疑造化回天地,岂料风云动鬼神。
洗濯萌芽归草木,扫除瘴疠入埃尘。隔墙似听闾阎说,邵父朝来喜色新。
插棘(jí)编篱谨护持,养成寒碧映涟(lián)漪(yī)。
清风掠(lüè)地秋先到,赤日行天午不知。
解箨(tuò)时闻声簌(sù)簌,放梢初见叶离离。
官闲我欲频来此,枕簟(diàn)仍教到处随。
竹初种时,用棘条编成篱笆,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,新竹长成,碧绿浓荫,倒映在水之涟漪中。
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,好像秋天提前而至,赤日当空,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。
笋壳脱落时,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,竹子拔节时,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。
退归闲暇的时候,我经常来这里,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,好随地安眠。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插棘编篱:即用荆棘编成篱笆。指开始种竹时的情况。棘,有刺的草木。寒碧:苍翠。寒,清冷,竹叶给人有清凉之感,故称寒碧。涟漪:细小的水波。
掠地:卷地;从地上刮来。秋:清凉。赤日:夏天的太阳。午:中午。
箨:竹类躯干上生出的叶,俗称“笋壳。”竹竿生长过程中逐步脱落,称为“解箨”。簌簌:象声词,此形容笋壳脱落时的声音。放梢:竹梢生长伸展。梢,枝头末端。离离:茂盛的样子。此指枝繁叶茂。
簟: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。
诗的形象性很重要,咏物诗更是如此。一株树,一竿竹,一朵花,看起来是静止的东西,比较平常,但有才华的诗人,通过艺术的语言,从各个侧面,以恰当的描画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,就会把景物写活,从而“静止”的东西也会变得栩栩如生。陆游这首咏竹诗,正是以“多侧面”的形象性描写,赋予“东湖新竹”以生命。诗的开头一句,写出种竹时的情景,接下来一连五句,都是从不同角度,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。第二句“寒碧映涟漪”,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。这里竹的“寒碧”和水的“涟漪”,互相呼应,都有“冷”、“凉”的含意。第三句“清风掠地秋先到”,通过“风”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,“秋先到”三字,十分准确,生动,把“新竹”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,形象地烘托出来。第四句“赤日行天午不知”,通过“光”来反映它的绿荫萋萋、一片苍翠的景象。五六两句中“声簌簌”、“叶离离”,用动静结合的手法,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,读后使人如见如闻。最后两句抒情,写作者对竹林的爱慕和想望,希望“官闲”是经常到此“枕簟”。而这竹篾制成的“簟”,又呼应试题的“竹”字。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,诗意也就更加清新传神了。
高楼无一尘,适此半日闲。
请以老杜句,赋诗榜其颜。
井邑各参差,峰峦共回环。
岁月行且换,星斗如可攀。
不堪霜风劲,未许酒胆悭。
只缘期会急,勿怪题咏艰。
所喜谈圣贤,大胜醉髦蛮。
倚栏遥夜寂,一笑喧千山。
调鼎和羹异日才,边城春色喜先开。会看百卉从今盛,锦绣层层遍九垓。
朋俦日乖蹇,念汝涕如濆。贾谊生非晚,邹阳志不群。
书从梁狱上,哭向汉庭闻。天地虞罗密,江湖钓饵芬。
路豺那可问,屋鼠竟难熏。已惧苍蝇点,真成贝锦文。
神龙在污淖,鸷鸟失青云。日月盆还覆,薰莸器不分。
斗间谁辨剑,野外枉怀芹。谈虎嗟何及,亡猿祸已云。
高才元脱略,众口但纷纭。木直防先伐,兰芳忌自焚。
昼台幽白日,冬井下霜氛。晓榻明星晰,阴墙白草曛。
连骖虚缱绻,尺牍阻慇勤。石父遭齐相,钟仪滞楚军。
受书贤不死,演易圣犹勤。缧绁终非罪,文章固有勋。
燕臣霜霰烈,庶女震雷殷。伫见天王圣,金鸡早赦君。
春来剥啄少登门,涩雨悭风笑我村。桥上垂纶装好梦,花边倚杖记前言。
长杨美竹虽当户,语燕流莺不到园。此会明年千里隔,诗筒犹有置邮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