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绣笼裙豆蔻花,路人笑上返金车。霓裳禁曲无人解,暗问梨园弟子家。
猜你喜欢
水窗低傍画栏开,枕簟(diàn)萧疏玉漏催。
一夜雨声凉到梦,万荷叶上送秋来。
枕簟:枕席。玉漏:玉做的计时器。
炎夏已逝,秋凉将至。“暑气微消秋意多”,爽身清凉的感觉,令人惬意称心。对此,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。陈文述的这首诗,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,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,令人难忘。“水窗低傍画栏开”,临水敞窗,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。“枕簟萧疏玉漏催”,簟,竹席。萧疏,凉爽之意。白居易诗云:“夜凉枕簟滑,秋燥衣巾轻。”秋凉爽身的快感,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。讲得浅白,人人同感,倍增亲切。“一夜雨声凉到梦,万荷叶上送秋来”。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,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,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。凉到梦境,看似无理,实则多情。梦境犹凉,形容凉得温存,凉得亲昵,凉得体贴入微,凉得惬意称心。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,已入化境。元代盍西村《莲塘雨声》中有诗句云:“忽闻疏雨打新荷,有梦都惊破。”写的是荷上雨声,惊破好梦;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,为梦送凉,一动一静,悉成妙缔。
荷叶细雨,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。你看,夏日将尽,“微雨过,小荷翻,榴花开欲燃”。(苏轼)初秋来临,“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”。(周邦彦)秋夜方长,“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”。(李商隐)秋残冬至,“一夜绿荷霜剪破,赚他秋雨不成珠”。荷是秋色的使者,雨是凉意的先声,描写动人,全因情景贴切。意境创造的成功,全在景真意切,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。
荷叶细雨,与秋凉同位。荷叶送秋声,雨声凉入梦。一旦,“荷尽已无擎雨盖”,荷枯雨歇,秋天也就结束了,冬天已经来临。
落尽繁红春又过。谷雨添愁,细绿新茶破。懒摘小芽烹活火。
稚尖不逆重绵里。
百计惜春无一可。旧蝶花前,忽被风吹堕。起傍空枝寻剩朵。
轻阴密障狸奴卧。
当年此日花前醉,今日花前病里销。
独倚破帘闲怅望,可怜虚度好春朝。
与君未别且酣饮,别后令人空倚楼。
一点风帆若为望,海门平阔鹭涛秋。
廌青山中秋雨足,秋风萧萧被林麓,先登早秫次登谷。
老农涤场颜色喜,饱饭今冬到妻子。
云连屋不居,三閒葺茅茨。
田园非不宽,一亩环竹篱。
楚楚山下花,湛湛池边□。
丈室南坡□,容膝以扁之。
谁谓方回旋,天境春熙熙。
壶中著仙翁,芥子藏须弥。
虚诞彼异端,我□异于斯。
圣贤与我对,经训星日垂。
可以读离骚,可以击壤诗。
回头绿纷者,金碧贮狂痴。
声色性命斧,财货盗贼资。
皇皇窘其庐,日怀不足私。
蚊蚋同旦暮,不满一唾嗤。
岂识天下乐,本非外铄为。
己大物自小,心旷神斯怡。
一则万条□,静者动蓍龟。
吾方谋一榻,尽老聊娱嬉。
今日为何日,此理知者谁。
儿时闻天孙,今夕聘河鼓。鸣机应暂停,飞鹊桥边渡。
藁砧倦服箱,舍策息怨语。常时别经年,雪涕作零雨。
念各非妙龄,无复啼着曙。痴儿去蹇拙,芳樽肴核具。
颇怜柳柳州,文字稍誇诩。昔在台省时,模画秘莫睹。
奈何吐愤辞,投荒犹未悟。性与是身俱,巧拙有常度。
何能谒以获,讵有期而去。悠悠区中缘,当今爱体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