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宝羊车海内稀,山家女婿好风姿。
江东士女无端甚,看杀玉人浑不知。
猜你喜欢
春衫和泪着。又燕入江南,雁归衡岳。东风晓来恶。绕西园无绪,泪随花落。愁钟恨角。梦无凭、难成易觉。到春来易感,韩香顿减,沉腰如削。离索。挑灯占信,听鹊求音,不禁春弱。云轻雨薄。阳台远,信难托。念盟钗一股,鸾光两破,已负秦楼素约。但莫教、嫩绿成阴,把人误却。
邺(yè)下风流在晋多,壮怀犹见缺壶歌。
风云若恨张华少,温李新声奈若何。
邺:邺城,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,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。
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,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(“壮怀犹见缺壶歌”),但也有了“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”(钟嵘评张华诗语)的诗歌。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,所以他以张华为例,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,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,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,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、李商隐,更是儿女情长,风格婉约。“奈若何”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,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。
旧识蟠龙胜,今来驻马看。衣冠游正渺,雨露感初残。
入望山河远,钟祥宇宙宽。绎思时不尽,庙貌出巑岏。
拂曙启荒扉,雪照兰林莹。
迥榭眺氛氲,层原阅弥亘。
春动鸟数声,晴开烟一径。
欲访垂纶人,悠然五湖兴。
夏夜追凉月满庭,谢家池上旧山青。
自惭无物堪酬对,只把禅心伴月明。
肃肃君子,由仪率性。明明后辟,仁以为政。鱼游清沼,鸟萃平林。
濯鳞鼓翼,振振其音。宾写尔诚,主竭其心。时之和矣,何思何修。
文化内辑,武功外悠。
海山先生达者流,谢却尚书百不忧。都人争惜大司马,先生喜得逍遥游。
君不见汉家贵盛称杨氏,四业五公照青史。未央出入剑履尊,一语回天山可徙。
当时气焰何矫矫,如今寂寞安足道。华阴山下司徒坟,石马荒凉满秋草。
海翁海翁从古然,四时之序恒推迁。未老身閒此真乐,急流勇退称高贤。
穷亦不足悲,达亦不足喜。白日入地还上天,蛟龙能潜复能起。
挥手浮云且归去,莫向人间问前路。屐齿高跻岱岳峰,钓竿閒挂扶桑树。
扶桑海岸是君家,仙人常驻五云车。为予寄讯洪厓子,早晚相期凌紫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