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埃如雾满川黄,马上朝来识太行。水泻浊河桥甚壮,沙连远塞路何长。
皇华复讲衣裳会,京阙今为毡罽乡。夹道桑麻过千亩,野花时有一枝香。
猜你喜欢
已尽江南路,黄河带月过。客心愁地阔,风力入霜多。
日色依山澹,鸿声怯冻和。从来辛苦意,孤负好岩阿。
飞盖霁色新,爽气来青嶂。行行见洪河,洪河流汤汤。
津吏向我言,夜雨添新涨。一叶凌浩渺,沸波溅其上。
鼓棹度中流,东西迷所向。雷车争砰鍧,雪屋互排荡。
儿女色如土,老夫神犹王。自矢管公诚,岂忧蔡姬荡。
篙师若有神,布帆遂无恙。三老顾何能,呵护赖神贶。
腐儒一寸心,幸哉天吴谅。刺剌抚儿女,无庸太惆怅。
宦海多风涛,绝胜洪河浪。
羔裘(qiú)豹祛(qū),自我人居(jù)居。岂无他人?维子之故。
羔裘豹褎(xiù),自我人究究。岂无他人?维子之好。
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,竟然对我们如此大模大样。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?我们可是看在老交情份上。
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,竟对我们一副傲慢的模样。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?我们可是看在老朋友份上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秀梅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233-234
2、姜亮夫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230-231
羔裘:羊皮袄。羔:羊之小者。袪:袖口,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。自我人:对我们。自,对;我人,我等人。居居:即“倨倨”,傲慢无礼。维:惟,只。子:你。故:指爱。或作故旧,也通。
褎:同“袖”,衣袖口。究究:心怀恶意不可亲近的样子,指态度傲慢。
此诗两章,脉络极清楚,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;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,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平的情绪,而诗句的语气显得“怨而不怒”,很能体现“温柔敦厚”的诗教。
此诗一开头,描述了卿大夫的服饰,可见,这位卿大夫是一位政治新秀,刚刚步入了从政的圈子。但他很不低调,以为自己了不起了,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立马就显出来了:“自我人居居。”活画出衣服傲慢无礼的神情。但他的故旧老友,虽然没有他的官阶高,但一点也不气馁,显示出很强的个性。
从结构上来看,此诗显得十分简单,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,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复吟咏、反复唱叹、回环往复的手法。这种手法实际上在《诗经》中已相当普遍,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,从这也正说明了《诗经》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此外,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,在《诗经》中也时而可见。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。
不踏城南陌,从春及素秋。萧条非复昔,顾眄莽堪愁。
白露蒹葭老,清风兰杜幽。佯狂惊楚俗,应识棹夷犹。
长啸三春晚,端居百虑盈。未安胡蝶梦,遽切鲁禽情。
别岛连寰海,离魂断戍城。流星疑伴使,低月似依营。
怀禄宁期达,牵时匪徇名。艰虞行已远,时迹自相惊。
宝蟾悬镜。露颗倾荷柄。飞萤点点明花径。凝愁情不展,宿酒风还醒。天似晓,银河半落星相趁。
心事都无定。才致元相称。春过了,秋将近。小窗通竹圃,野色连金井。得仗个,多情燕子分明问。
山光远近青,尽入倚篷吟。
夜雨一番过,春流几寸深。
车声惊睡犊,帆影闪飞禽。
村舍偏潇洒,家家杨柳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