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方久厌俗,相与事遐讨。及此云山去,窅然岩径好。
疑入武陵源,如逢汉阴老。清谐欣有得,幽闲欻盈抱。
我本玉阶侍,偶访金仙道。兹焉求卜筑,所过皆神造。
岁晚林始敷,日晏崖方杲。不种缘岭竹,岂植临潭草。
即途可淹留,随日成黼藻。期为静者说,曾是终焉保。
今为简书畏,只令归思浩。
猜你喜欢
探秘孰云远,忘怀复尔同。日寻高深意,宛是神仙中。
跻险构灵室,诡制非人功。潜洞黝无底,殊庭忽似梦。
岂如武安凿,自若茅山通。造物良有寄,嬉游乃惬衷。
犹希咽玉液,从此升云空。咄咄共携手,泠然且驭风。
又名:楚人涉江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(jù)契(qì)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楚国有个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。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,说:“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,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。船已经航行了,但是剑没有行进,像这样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!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涉:过,渡。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其:他的,代词。自:从。坠:落。于:在,到。遽:急忙,立刻。契:用刀雕刻,刻。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吾:我的。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其:他,代词。求:找,寻找。之:剑,代词。矣:了。而:然而,表转折。若:像。此:这样。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
“刻舟求剑”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“刻舟求剑”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。
两翁留滞各皤然,人笑迂疏老更坚。
共把鹅儿?一作鸱夷?一樽酒,相逢卵色五湖天。
江边遗爱啼斑白,海上先声入管弦。
早晚渊明赋归去,浩歌长笑老斜川。
碧波帘幕垂朱户,
帘下莺莺语。
薄罗依旧泣青春,
野花芳草逐年新,事难论。
凤笙何处高楼月,
幽怨凭谁说?
须臾残照上梧桐,
一时弹泪与东风,恨重重。
中秋宜月不教晴,人倚危楼意未平。任是他时圆更好,争如今夜略分明。
鹄沼麟园望不迷,丈夫何事恋卑栖。豪游曾结长安客,千里人知碧玉蹄。
寒风夜傍梁园积,花雪晨临宋殿飞。
歌俪阳春争度曲,月承宵幌竞通辉。
五车洛邑延神牌,八骏黄台罢猎围。
今日云章昭美应,眇观千载事还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