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秋首归路,仲月旅边亭。闻道兰山战,相邀在井陉。
屡斗关月满,三捷虏云平。汉军追北地,胡骑走南庭。
君为幕中士,畴昔好言兵。白虎锋应出,青龙阵几成。
披图见丞相,按节入咸京。宁知玉门道,翻作陇西行。
北海朱旄落,东归白露生。纵横未得意,寂寞寡相迎。
负剑空叹息,苍茫登古城。
猜你喜欢
孟秋首归路。
仲月旅(一作旋)边亭。
闻道兰山战。
相邀在井陉。
屡斗关月满。
三捷虏云平。
汉军追北地。
胡骑走南庭。
君为幕中士。
畴昔好言兵。
白虎锋应出。
青龙阵几成。
披(一作据)图见丞相。
按节入咸京。
宁知玉门道。
翻(一作空)作陇西行。
北海朱旄落。
东归白露生。
纵横未得意。
寂寞寡相迎。
负剑空叹息。
苍茫登古城。
夜来酒醒清无梦,愁倚阑(lán)干。露滴轻寒。雨打芙蓉泪不干。
佳人别后音尘悄,瘦尽难拚(pàn)。明月无端。已过红楼十二间。
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,周围一片清静,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。夜深天寒,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,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,就像清泪未曾干过。
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,彼此音信全无,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,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。夜已更深,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。
参考资料:
1、徐培均罗立刚.秦观词新释辑评.北京:中国书店,2003:156-158
阑干:即栏杆。用竹、木、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,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、水边等处作遮拦用。芙蓉:荷花的别名。
音尘:音信,消息。难拚:犹难舍。无端:引申指无因由,无缘无故。
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。起首二句点出时间是在深夜,隐含的背景是在酒醉之后,交代的事情是“清无梦”和“愁倚阑干”。用“清”字描写夜深人静酒醒之后神志的极端清晰和周围环境的极端宁静,见出词人当时索寞无聊的意绪。“无梦”二字,十分准确地描绘出酒醒之后神经依旧麻木思绪却骤然清醒之后,脑海里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时的惶恐、无聊和失落。
接下来两句写倚阑干时所见。“雨打”一句,化用唐代白居易《长恨歌》诗意:“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?”而抒情色彩更浓。这两句写景,实际上饱含着作者的主观色彩。
过片交代愁因:与佳人一别之后,彼此音讯全无,而一片痴情,却日甚一日,纵然是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瘦损不堪,也毫无衰竭之势。“瘦尽难拚”,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。
最后两句,又转回写愁倚阑干所见。陷入沉思之中的词人,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推移,不知不觉地,夜已更深了,明月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。透过其“愁倚”时间之久,精神之集中,折射出其相思之深挚。“无端”二字,露出怨意,看似怨月,实则是词人内心无绪、愁怨难排时的痴语。
维摩禅榻畔,花雨瘦,药烟肥。正落月屏遮,停云馆闭,望远潮堤。
一枝。忽传瑶讯,说江南梅影近都稀。天外有天客到,梦中如梦春归。
何时。竹兔杉鸡。邀俊侣著初衣。又款碧鸥盟,游红蝶约,写向羁栖。
蓬莱。散仙飘泊,泊故山兜率但斜晖。换却珠宫雪舞,依前缉钓蘋矶。
潮满江沙起鹭鸶,雪花淡淡乍寒时。红衣女子摇船去,唱得新声似竹枝。
三月云间同上日,理官判府总英髦。香风又动红莲幕,雨气微侵白苧袍。
刺史燕居邀论事,掾郎鹄立看挥毫。衰翁亦是淮南客,拭目青霄望尔曹。
沈璧馀瓠子,横汾怀帝歌。波涛满眼送,城郭没年多。
虎战仍三晋,龙游失九河。宋人饶事迹,今望亦滂沱。
八滩风急浪花飞,手把渔竿傍钓矶。
自是钓头香饵别,此心终待得鱼归。